上午十点半,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军营的操场上,泛起一片金黄。
李云龙刚看完加强排的实弹射击训练,回到团部里,他心里还美滋滋地盘算着,晚上得喝上两口。
可刚迈进团部,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李云龙顺手抓起电话,习惯性地大声说道:“我是李云龙。”
“是我,旅长。”电话那头传来旅长沉稳又略带严肃的声音。
李云龙心里猛地一咯噔,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该不会是旅长知道他这儿有点好东西,想来个“恭喜发财”吧?
他虽心里犯嘀咕,但还是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问道:“旅长,是有什么好事情关照老李我啊。”
“少和我废话,我问你,你的部队还有战斗力吗?”
“有战斗力,旅长是不是又有仗打了?”李云龙一听,原本还提着的心瞬间就放下了,眼睛都亮了起来,正犯愁去哪里弄积分呢。
“你高兴个什么劲儿,我告诉你,要是你这仗打不好,我让你去被服厂绣花去。”旅长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毫不客气地给李云龙浇了一盆冷水。
“是,请旅长下达命令。”李云龙立马收起那副兴奋的模样,严肃地回应道,腰杆也挺得笔直,脸上写满了郑重。
“你听好了,你的老战友孔捷带领独立团在沁源方向被鬼子的一个中队给缠上了,771 团正赶过去。一旦 771 团赶过去,鬼子就会求援,你的任务是阻击从长子方向过来的敌人,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不能放一个敌人过去,明白了吗。”
“是,明白了,不放一个敌人过去。”李云龙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大声回应。
挂断电话后,李云龙站在原地,心里却满是对老战友孔捷的担忧。
独立团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那不过是个刚组建起来的“娃娃团”,只有六十多名老兵撑着,剩下的三百多人要么是新招的新兵蛋子,要么是附近临时拉来的民兵队,战斗力实在是不上台面。
而且这装备也是少得很,不说重武器了,就连步枪也凑不出一百支,孔捷这回怕是有点难了。
他只能希望 771 团能早点赶到,好解了孔捷的围。
李云龙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担忧,目光转向桌上的地图。
那地图被他得有些旧了,盯着地图,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索着最佳的作战方案。
几分钟后,他的手指突然停在了距离沁源 40 多里外的发鸠山外围,鬼子要从长子方向增援沁源,这发鸠山旁的道路无疑是最近的的路了。
李云龙不再犹豫,朝着门外大喊一声:“虎子,让全团集合。”
不一会儿,部队就在操场上迅速集结完毕,士兵们站得笔直,等待着团长的指令。
“各营营长,骑兵连连长,过来集合。”李云龙大声喊道,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
孙德胜、一营营长、二营营长和三营营长快步跑到李云龙身前,立正站好,等待着团长的作战安排。
“孙德胜,你带领骑兵连快速向发鸠山行军,主要负责侦查。如果遇到鬼子的部队,就给我骚扰攻击,一定要拖延他们的行军速度,取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李云龙盯着孙德胜,语气里满是嘱托与信任。
“是。”孙德胜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坚定,转身大步走到骑兵连队伍前,又是大声道:“骑兵连都有,出发。”说完,他接过自行车,麻利地骑上去,带着部队快速的冲了出去。
李云龙看着骑兵连那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暗自叹了一口气,以前的一个加强骑兵连,现在只剩下五十多人了。
他压下心中的情绪,继续安排作战任务:“一营全体人员,二营抽调全部老兵与一部分新兵组成一个连,三营留守。”
“是。”几人齐声回应,随后各自转身去带队。
等他们离开后,李云龙这才对着旁边的刑副团长说道:“老刑,等会儿驻地大多都是新兵,你可得多费心,提高警惕性,千万不能出半点差错。”
“你放心,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刑副团长一脸严肃,认真地回应道。
“好,那我们出发了。”李云龙说完,便带着队伍迅速地朝着发鸠山方向出发了。
而就在新一团出发后一个多小时,在长子县的鬼子营地里,上次在树下六郎指挥下进攻新一团的骑兵大队正在修整着。
鬼子骑兵大队大队长高桥铁男接到进军沁源方向的命令。
命令大概内容是一个步兵中队快要击溃八路军的一个团时,八路军的另一个团突然袭击,现在这个步兵中队正在缠住这两个团,让周边的部队快速进攻,一举歼灭他们。
看着那薄薄的几张纸,它嘴角勾起一丝不屑的冷笑,是顶不住了,还说得这么好听。
不过上次进攻新一团,它的部队损失了上百名勇士,这可是它心中的一根刺,希望这个步兵中队可以顶得住,好让它报仇雪恨。
“秀夫,让帝国的勇士们轻装集合。”
高桥铁男看完命令后,有些着急的对着旁边的传令兵秀夫大声吩咐道,它要在天黑前就赶到。
“嗨!”秀夫立刻答道,然后快速去传达命令了。
马蹄声疾驰而起,打破了营地的寂静。两个多小时后,高桥铁男带着轻装行军的骑兵大队两百多号鬼子,沿着发鸠山的道路快速前进。
他骑着大马,高声对着拉得长长的队伍喊道:“勇士们,不要停,过了发鸠山,再休息。”
看着发鸠山那一个个的山坡把这唯一的道路夹在中间,高桥铁男心里却突然涌起一阵不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危机感萦绕在心头。
它有些懊悔,早知道就不为了近那一点,选择走这条路了,可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而在它们的前方,李云龙带着一营和半个火炮排正在紧张地构筑阵地。
而沈泉带着二营抽调合成的一个连,半个火炮排,也在快速地朝着长子通往沁源的另一条路赶去。
虽然李云龙觉得鬼子走那条路的可能性不高,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要做好准备。
此刻,李云龙正焦急地用望远镜看向远处,等待着鬼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