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看人下菜碟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4876 字 2025-05-03 13:19

本该歇午觉的时间,徐老太太和儿媳妇却在屋里,商量她们个人给叶晚霞添妆的事。

徐老太太本来准备了更贵重的、不输当初送给叶晚晴的添妆礼,但一看这情况,便和儿媳妇说:“看来关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视晚霞啊。”

荣嘉甫太太点头:“老太太说的很是。我瞧着,关家的聘礼,只怕仅有陶家当初的两三成。”

徐老太太摇头:“你还是说的太客气了。怕是只有一成。关家连宅子都不肯置办一个。要不是真的知道关家确实是以前的奕王府,我都怀疑,这聘礼,在我们楚州拿出来,还算阔绰,只怕在外头一说,这是关家的聘礼,都没几个人信。我真担心,晚霞莫不是被人骗了。”

荣嘉甫太太看婆婆的眼色:“不是吧,您的意思是,关皓不是关家这一辈的嫡长子?”

徐老太太:“这还是好的呢。我更担心的是,关皓的父亲,说是王府的当家人,只怕未必是真的。”

荣嘉甫太太:“你是说,关皓的父亲,是庶子?”

“按理说,爱玲和姑爷都是精明人,又和关家是面对面商量的婚事,不可能被骗才是。”徐老太太做了一辈子当家主母,荣家得益于她的铁血手腕,内宅规矩分明,庶子有能力,都会精心培养,但是小妾就得守妾室的规矩。即便如此,一个大家族里,也有很多龌龊事,不能为外人道。关家以前是王府,必定比荣家复杂多了。关家又远在平京,王府庭院深深,内宅的事情,如果关家不往外说,外头要打听,也很困难。

荣嘉甫太太:“要是那样,岂不是亏大了。晚霞嫁进去,那就不是长房长媳了,只怕想做王府的管家奶奶,也不可能了?”

徐老太太:“关皓的父亲如果不是嫡长子,家产未必能得多少一点,自然也就拿不出像样的聘礼。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关皓以后的前途,关司长会出多少力气,扶持一个庶出兄长的儿子。”

亲兄弟的儿子,和庶出兄弟的儿子,那可差别大着呢。婆媳二人,都是荣家的当家主母,两个人以前也不是没有矛盾,但在大事上,尤其是正室与小妾的区别上,那是观念一致。

小妾生的儿子,若是天资聪明,自然要好好培养。但在家产等各方面,无论如何,是不许越过嫡子的。否则,岂不是本末倒置,庶子就是庶子,嫡出就是嫡出。不然,正室和小妾的地位,如何加以区别。

当然,嫡子若是不成气,那么,除了分家产会保证他该得的那份,别的就不用指望了。

荣嘉甫夫人:“可惜,当初要是二弟在,关家的事,必定一打听一个准。偏偏那时候,又还没听爱玲说起,要与关家结亲。”

徐老太太对这事不满久也,闻言便说:“爱玲早年要嫁给叶致远,我当初便不同意,你公公也不同意。她只顾着她自已,叶致远当年可是明媒正娶了张秋云的,说是新式婚姻,登记结婚,才合法,她是正妻。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张秋云还是八抬大轿进了叶家,怎么说,都是张秋云才是正妻。”

荣嘉甫夫人:“母亲,这事您和父亲都阻拦了,拦不住,有什么法子。她都怀着几个月的身孕了。”

“是啊,当初退一步,可后头家族里几个姑娘的婚事,到底还是受了影响。”徐老太太叹气:“不然,爱庆本来和陈家议亲,因为她闹出这一摊子事,人家陈家便改了口,不然,如今爱庆便是海关总长的夫人,爱庆和嘉甫才是亲兄妹,便是老二出了事,我们家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我们如今何需还得透过叶家,来维持在政界的关系啊。”

荣嘉甫夫人是经历过这起子事情的,这也是她一直打心里瞧不上荣爱玲的缘故。不过如今她也只能劝婆婆:“那,我们原本给晚霞准备的添妆,是不是需要改一改?”

徐老太太点头:“公中给了一样的礼,私人的添妆,自然要减一减了。我瞧着,晚晴那姑娘,虽然没有我们荣家的血源,却是个恩怨分明的,而且,是一个聪明的姑娘,拧得清事情轻重,又有本事。这才嫁入陶家不到半年,不仅得了陶家的欢喜,还在平京站稳了脚。连何行长夫人也对她赞不绝口。这次去,我们也要递个贴子,要是她愿意见一见,自然是最好的。”

荣嘉甫夫人明白了:“如此一来,我们也把态度亮出来,该一视同仁的地方,自然要一碗水端平。该区别对待,就要区别出来。”

徐老太太点头:“对。且不说我们,连爱玲他们夫妻,都对晚霞进了王府,能不能当家,持怀疑态度。我们有所保留,想来叶姑爷也是能明白了。”

荣嘉甫夫人:“我们这样做,也是跟着叶姑爷区别对待的意思,他自然是不会怪我们的。”

婆媳二人商量好了,这才歇下。

睡罢午觉起来,女眷们聚在花园里的紫藤花架下乘凉,喝下午茶。

谢老太太便将自已的添妆拿出来,作为荣爱玲的母亲、叶晚霞的外婆,她这次倒是下了血本,一改之前给叶晚晴添妆只送一条二两重的金项链的态度,给叶晚霞打了一套足足两斤黄金的头面:钗环齐备,手镯耳坠成套,一共十三件,一眼看过去,金灿灿的,富贵无比。

叶晚霞眉开眼笑地收下,向自已的亲外婆行了全礼,然后盼着徐老太太等人的添妆。

徐老太太笑道:“有弟妹的珠玉在前,我这个老婆子的礼,倒不好拿出手了。不过,晚霞叫我一声太外婆,我也不能真的空手来。”她示意,荣嘉甫夫人便捧上一个小盒子,打开来,也是一套黄金首饰,项链、耳坠、手镯共五件,价值也得二三千大洋,但是和送给叶晚晴的蜀王妃的钗相比,落差巨大。

蜀王妃的那对金钗,可是价值上万大洋,有钱也买不到的宝贝。

叶晚霞的笑几乎挂不住,差点就拉下脸来。

荣爱玲赶忙笑着说:“又劳大伯娘破费了。公中给了那么多礼,已经是大伯娘与大嫂偏爱晚霞了。这让我们可以怎么好意思呢?晚霞,还不过来,好好谢谢你太外婆。”

叶晚霞接到母亲的眼神警告,这才挤出笑容,向徐老太太行了个全礼。

荣嘉甫太太的添妆,当然就更简单了,是三金,金项链配一对耳坠,俗称八两金。

紧接着是荣嘉森的夫人——叶晚霞的亲舅妈,为着婆婆打了那两斤的黄金头面,她和丈夫都吵过好几回了,在她看来,那可都是她家的钱,如今全掏出来给了外甥女儿,她都气不过,自然她给的添妆,就不可能丰厚了。

只不过荣嘉森的强势之下,最终她还是准备了三金,同样是金项链配一对耳坠,只不过,她准备的金项链和耳坠子,只有四两重。

别说叶晚霞,就是荣爱玲看了,也一时忍不住心里情绪翻涌,酸了两句:“嫂子也真是的,妈给晚霞添了妆,你又何必破费。晚霞,还不快谢谢你舅妈,她平时连给她自已买金子都舍不得,这次可是花了血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