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学堂之兴

袁绮绮心中,早已明晰自身之责任,绝非仅与孙权长相厮守、取悦于他,亦非单纯充当为孙家着想之贤内助,更要于这三国乱世、孙氏家族之历史长卷中,书写属于自已之华章。至于妻妾争宠之类事宜,并非她关注之主要阵地。

袁绮绮转身,步伐坚定且自信,开始视察北固山全境,以考察学堂筹备之地。在孙权支持下,她临时招募数位幕僚至北固山学堂筹备处,令其负责诸如场馆建设、书册编纂及课程设计等基础事务。

一番筹备之后,袁绮绮深知教育乃家族繁荣乃至江东兴盛之关键,而师资配备更是重中之重。故而,她决定亲为孙氏子弟寻觅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大儒高士前来授课。经与孙权商议,袁绮绮决意聘请顾雍、虞翻、陆绩等人为学堂教师。

她身着淡雅衣衫,足踏轻便布履,首访顾雍。顾雍年少时师从蔡邕,弱冠之年便出任合肥县长,后又相继在娄县、曲阿县、上虞县任职,所到之处皆政绩斐然。后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之权,讨平贼寇,安定郡县,实乃江东公认之贤才。

袁绮绮不辞辛劳,携使者亲至顾府门前,恭敬递上拜帖,于府外耐心候见。如此礼遇,令顾雍一家受宠若惊,顾雍当即应允,愿上北固山为孙氏子弟讲学。

孙权之妻为孙氏子弟求师之事,遂于江东传为佳话,众人皆称奇不已。

继而,袁绮绮又拜谒虞翻。虞翻自幼好学,后为孙策赏识,任功曹之职,曾任富春县长。孙策逝后,曹操曾征辟他,然虞翻不为所动。今孙权正妻袁夫人亲至求师,虞翻深为感动,决定再次为孙氏效力。

然陆家之事,最为棘手。陆、孙两家,实有旧怨。想当年,孙权之兄孙策年少之时,尚籍籍无名,拜访庐江太守陆康,却遭拒见。后孙策攻打庐江城,致使陆氏人口折损半数,陆康之子陆绩与侄孙陆逊,乃趁夜逃出,方得幸存。

如今孙权之妻袁夫人携拜帖至陆家求师,时人皆言此事难成。陆家老夫人见袁绮绮一年轻女子,竟能屈尊降贵,心中怨气虽稍减,然仍坚决拒与孙氏合作,推诿家中有学识者年事已高,倦于尘世纷扰,年轻一辈才学尚浅,难当此任。

袁绮绮并未气馁,凭一腔热忱与诚挚之心,多次登门。一日,终得见陆绩、陆逊等人,她详述自已对于学堂之理念与期望,眼中光芒坚定,言辞恳切:“江东之地,人杰地灵,才俊辈出。今之孩童,乃未来之希望。吾建学堂,非仅为孙氏子弟明事理、增学识,亦为江东之长远计。唯得仁德兼备、才略过人者治理江东,此地方能安稳富足,百姓方可免遭战乱之苦。陆家乃江东大族,诸位先生学富五车、德高望重,若能屈尊执教,实乃孩童之福、江东之幸。吾在此承诺,北固山学堂,非独育孙氏子弟,亦广纳各家儿郎,为江东之整体利益效力。”

此番言语,颇是打动陆绩与陆逊。袁绮绮趁热打铁,又多次拜会陆老夫人,承诺善待陆家,且与陆绩等切磋学问、交流教育之法。终,陆家亦为其诚意所感,欣然应诺前往北固山任教。

经半月之努力,数位江东闻名之大儒名士,皆为袁绮绮所动,愿上山授业。此半月间,袁绮绮之忙碌,竟似甚于孙权。

孙权于文德殿处理政务,下山视察、训练军队,与智囊团共商策略之余,亦念及袁绮绮平时在忙些什么。遂遣下人打听,所闻皆为袁绮绮兴办学堂之火热诸事。

“夫人往陆家拜访,正于归途中。”

“夫人于学堂编纂书册、规划课程。”

……

“夫人疲惫不堪,小葵姑娘言其归后倒头便睡。”

袁绮绮亦曾念及孙权,为掩因忙于学堂筹备而疏忽夫君之实,常遣小厮为孙权送热茶或点心,以表关切:

“切记,明日午后,将红茶与卤蛋呈予将军,叮嘱将军保重身体。”

小厮传语如下:

“将军,夫人下山而去。夫人命小的将红茶与卤蛋送予将军,并嘱将军留意休憩。”

孙权聪慧过人,闻小厮之言,不禁啼笑皆非。初回之夜,他觉娶妻贤良,得享心上人关怀之甜蜜。未几,夫人仿若变成了下属,一心扑于事务,几近忘我,对他之态度,似显敷衍,仿若已将他忘怀。

学堂正式开办之日,袁绮绮将北固山装点得张灯结彩,邀孙权前来助阵。孙氏子弟身着新衣,早早聚于学堂前,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袁绮绮身着华丽长裙,衣袂飘飘,伴孙权立于学堂之前。

孙权虽然被夫人疏忽了数日,但并不真心与她计较,此刻他自当力挺夫人为她站台。他面带微笑,庄重威严,目光徐徐扫过诸学子:

“诸生,今日学堂启幕,乃汝等人生新程之始。汝等勤勉向学,则吾江东后继有人。望汝等不负所望,为家族增光,为家国效力。”

孙权之言,振奋人心,学子纷纷鼓掌。

继而,袁绮绮请诸位先生依次开场讲话,提出期望与要求,最后她总结道:

“汝等来此求学,非仅为求知,亦为修身明性、明辨是非。汝等乃家族之希望、江东之未来。唯努力奋进、笃学不倦,方不负光阴韶华。孩子们,将军政务繁忙,汝等于学堂若有需求,皆可来找我。愿汝等皆学有所成。”

袁绮绮之音清脆悦耳,于学堂上空回响,学子闻之入神,心中涌起对未来之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