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兵谏上凌霄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徒己 8556 字 2024-11-04 18:09

“东来佛祖,你这话说的贫道就有些不爱听了!给你们灵山留香火,当初灵山覆灭贫道的‘五庄观’之时,可曾想过为贫道留些香火?——”

“东来佛祖”的话刚刚出口,端坐在一旁的镇元大仙就有些不乐意了。

“五庄观”一役虽然过去了很久,凌云子等九名弟子的伤势也渐渐好转,却始终无法抚平留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尤其是凌云子。

作为镇元大仙座下排名第二的弟子,很多师弟都是他一手引上修行之路的,他忘不了那些师弟一个个惨死的画面,更忘不了大师兄自爆元神的场面。

自打进入“瀛洲岛”之后,凌云子几乎都没合过眼,除了自己疯狂地修炼,就是在督促清风、明月的修行。

而师尊镇元大仙来了之后,凌云子心中唯一所想的就是复仇,倘若有朝一日能够踏上灵山,他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手软。

“阿弥陀佛,‘五庄观’之事贫僧无话可说,可贫僧在灵山‘人微言轻’,就算是想阻止又能如何?”

又来了?

都是修行了亿万年的人,彼此这点把戏自然是瞒不住对方的,可是,还必须面对面地说这些没营养的话。

“咳咳......镇元老兄莫急,小弟这‘瀛洲岛’同您的‘五庄观’早已同气连枝,他日必定要找灵山那位讨一个公道!”

“东来佛祖,大恶已经铸成再讨论孰是孰非似乎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吧?以朕看来,‘五庄观’一役、‘妖师宫’一役,再加上朕的‘瀛洲岛’被欺负,关键还在于灵山太‘复杂’了!”

“人族有句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西方本无佛门,只是那位去了才有了佛门,或许那位就是祸事之源吧......”

看到镇元大仙这样的“老实人”都要急眼了,李治也终于不再装下去,饮尽案前一樽酒,盯着“东来佛祖”问道。

“这个......阿弥陀佛,佛门之立非一人之私也,乃是当初西方两位‘圣人’共同决定的,帝君所言‘祸事之源’恐怕有失偏颇吧?”

就算“东来佛祖”心中再怎么有小九九,面对如此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也不敢轻言对错。

“呵呵,弥勒啊,以贫道看来帝君应当不是在说佛门的不该出现,而是说佛门该掌握在何人之手的问题。”

“据贫道所知,这些年来灵山可没少‘招降纳叛’,就连将臣那等僵尸都能在灵山享有一尊佛位,这还说明不了问题吗?”

“方才帝君提议,镇元老友有意在万寿山重立‘五庄观’,而贫道的‘方寸山’也想再立西牛贺洲之东南,不知弥勒对此有何见教?”

镇元大仙、东来佛祖再加上一个李治,三人之间若有若无的争锋,让躲在一旁看热闹的菩提老祖也闲不住了。

“阿弥陀佛,看来诸位对付灵山之意已定,既然将此事告知了贫僧,想必诸位心中已经有了章程吧?”

这一次,“东来佛祖”没有反驳,反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

他既然答应了惠岸行者所请,愿意走这一趟“瀛洲岛”,有些事情早就在心中有了盘算。

方才之所以那般唇枪舌剑,实在是他并不想轻易“服软”,哪怕对方是两位洪荒大佬级别的人物,哪怕对方还有一尊“圣人”战力的强者。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朕同南海‘潮音洞’的关系想必‘东来佛祖’也有耳闻,你又是朕贤妃娘娘的授业恩师,里外里也都不算外人。”

“灵山可留佛门亦可留,只是灵山那位朕定然是要去讨一个公道的,彼时西方佛门无主,‘东来佛祖’你这位‘未来佛’也该上位了。”

未来将来?

李治这番话终于将他心中勾勒的想法给说了出来,这还多亏了此前镇元大仙和菩提老祖两人对他的“误解”。

“不过,‘东来佛祖’若是入主了灵山,南海‘潮音洞’的高士想来也愿意长留东方,东胜神州、南瞻部洲都是不错的地方。”

“至于说地府那尊菩萨,那人的何去何从朕就无力干涉了,‘东来佛祖’若是有暇倒是可以走上一趟。”

嘶——

李治这番话说完,不仅仅“东来佛祖”愣住了,就连“知情人”镇元大仙和菩提老祖也愣住了。

这......这位“人皇”的算计也太深了吧?

原来,“东来佛祖”取而代之入主灵山,这也算是李治同镇元大仙、菩提老祖之间达成的默契。

将来的西牛贺洲将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就算依然是灵山独大,凭借着方寸山和万寿山的联手,倒也能抗衡一二。

谁曾想,现在李治这般谋划更加的......让人无语。

观音菩萨以斩却三尸“准圣”强者雄踞南海,听李治的口吻,今后整个东胜神州和南瞻部洲都允准南海一脉前往传法?

而地府那位,说的自然就是地藏王菩萨了。

那位多年之前就立下宏誓大愿,地府不空誓不成佛,这样也就是变相地将自己锁定在地府之中了。

如此一来,偌大一个风头正劲的佛门,自己岂不就分裂成三部分了吗?

“阿弥陀佛,佛门之内原本就有不少宗派之争,帝君如此谋划也算是因人成事,贫僧还是先看看小徒的伤势吧。”

“圣殿”之中也就安静了数十息,“东来佛祖”终于打破了沉默,缓缓站起身来。

事已至此,在场的众人就明白,将来三界这块大蛋糕已然被分割完毕,而佛门将来的框架和前途基本上也算是被定型了。

......

“大天尊,托塔天王李靖和王灵官回来了,此时正在殿外候宣——”

这一日,正值天庭大朝会之日,“凌霄宝殿”内文东武西,真正的大能之士却少见。

一名镇殿官从“凌霄宝殿”之外走进来,冲着正端坐在金台之上的大天尊躬身上奏。

“哦,李爱卿和王爱卿回来了?那就请他们上殿吧——”

大天尊闻言,眉毛不自觉皱了一皱,甚至偷偷地望了望一旁的“昊天镜”。

李靖和王灵官的事情,禺狨王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向大天尊禀告了。

当然了,从禺狨王的口中说出来,自然要加入一些他自己的判断和倾向,李靖之事不言而喻,就连大天尊的亲信王灵官,都被禺狨王狠狠地编排了一番。

事实结果摆在面前,又有蛟魔王“从旁佐证”,禺狨王的话完全被大天尊听了进去。

奇怪的是,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大天尊竟然没有做出任何的评判?

既没有追究李靖和王灵官临阵抗命、矫诏之罪,也没有派人前去缉拿、惩处,倒是将禺狨王和蛟魔王夸奖一番,两人甚至还分得一枚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和一套“先天灵宝”级别的铠甲。

李靖和王灵官战场抗命,如今更是滞留在了“瀛洲岛”,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就像是没有发生一般,不闻不问的没有了后续。

而数日之后的今天,镇殿官突然上殿禀告,说是李靖和王灵官回来了,怎能不让大天尊疑惑?

嗯,这是怎么回事?

无往不利的“昊天镜”中,此时却一片灰蒙,什么也看不清楚。

大天尊可也是有着斩却二尸“准圣”的修为,这又是在他主宰的天庭之中,甚至都动用“昊天镜”了,居然无法看清楚“凌霄宝殿”外边的景象?

“启禀大天尊,同李天王一起来的人还有很多,都......都要上殿来吗?”

大天尊在上边都宣人了,这名镇殿官倒是有些犹豫了。

“很多人来了?来的都有谁啊?”

“昊天镜”的异变,已经让大天尊隐隐不安,听到镇殿官如此回话,心中更是狐疑了起来。

“启禀大天尊,来的人有很多,末将只认得二郎真君杨戬、哪吒三太子、齐天大圣孙悟空、大力牛魔王、‘人皇’李治......”

这位镇殿官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就如同报菜名一般,一口气报出了二十多位的名字,整个“凌霄宝殿”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咳咳......大天尊,这些人或是天庭支柱,或是妖族大能,甚至还有‘人皇’亲自到来,您是不是应该?......”

别人不说话可以,站在文官前列的四大天师不能装聋卖哑,四大天师之中的张道陵率先走了出来。

他的意思很明显,来的人都不好惹,尤其是“人皇”李治。

这也就是现在,若是倒推多少年,洪荒之中有着天、地、人三界并重之说,就算你大天尊有诸界共主之名,“人皇”在名义上也是同大天尊一个级别的。

可惜,自从封神一役之后,世间就没有了“人皇”有的只是“天子”,别看人族是天地间气运的载体,却缺乏了最顶尖的存在,直到李治的异军突起!

“既然如此,张卿可率四大天师替本天尊将殿外众人迎进来吧——”

张道陵的意思很明显,“凌霄宝殿”之中,至少有半数之人也都心领神会,而大天尊却偏偏就没领会到?

“人皇”之位就算是没落了又怎样,好歹那位还是一尊“圣人”啊,“圣人”亲临“凌霄宝殿”,居然只让四大天师接出去?

可是,张道陵也不敢反驳大天尊的话,甚至有些话都不能当场说明白,四位老道暗中对视了一眼,无可奈何地走出了“凌霄宝殿”。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师这一动地方,“凌霄宝殿”之中竟然也有一些人陆陆续续地跟了出来,最多冲着大天尊拱拱手,甚至连声招呼都不打的也大有人在。

......

“哈哈,贫道方才一阵心血不宁,还以为最近修行出了什么问题,没想到是‘人皇’亲临天庭了!贫道等受大天尊所差,专门来接您了——”

李治不止一次来过天庭,自然也进过“凌霄宝殿”,同四大天师最多也只算是点头之交,张道陵却满心热情地迎了上去,倒是略过了站在最前边的李靖和王灵官二人。

“凌霄宝殿”之外,黑压压来了二十多号人,修为最低的也有“大罗金仙”巅峰境界,却并没有来老一辈的大能。

“嘿嘿,张老道,俺老孙认识你这么多年,没想到你也学会了睁眼说瞎话啊?”

“老孙算不得什么人物,甚至天庭都未必愿意看到俺老孙来,只是今日俺家九郎亲临,就只有你们这些人出来迎接吗?”

李治还没说话,一旁的孙悟空先跳了过去,甚至一把将张道陵手中的拂尘给夺了过来。

张道陵原本还想着将拂尘给拿回来呢,却“惊喜”地发现,自己一身修为竟然被人给禁锢了?

“这......孙大圣说哪里话来,我等虽然身份不够,却是奉了大天尊的差遣,都是自家人何必在乎这些虚礼?二郎真君,大天尊还在殿上等着诸位呢。”

张道陵修为被禁锢,他自己竟然毫无防范,心里早就惊的一匹,表面上却还不敢显露出来。

他同李治不熟,又不能同孙悟空这只猴子讲理,只能哭丧着脸向另一旁的二郎神杨戬求救。

此时,张道陵心中暗暗把自己数落了无数遍,人家“人皇”来不来跟他们四大天师有一文钱关系啊?

万事只因强出头,就因为他抹不开面子,在“凌霄宝殿”上多说了几句话,才自讨苦吃地摊上了这个迎接人的差事啊。

“司法天神杨戬率众觐见大天尊——”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率众觐见大天尊——”

“天蓬元帅猪刚鬣率众觐见大天尊——”

“真武大帝率众觐见大天尊——”

......

没有一个人进到“凌霄宝殿”里去,反而一个个在大殿之外报起名号来,更关键的是,在每一个名号之后又多加了“率众”二字。

这“率众”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每一个“率众”出口,“凌霄宝殿”之外就多出一队将士来,等众人报完名号之后,整个“凌霄宝殿”之外,竟然多出了数万名将士!

而这数万将士,除了杨戬的一千二百名草头神之外,来的赫然都是天庭之中的天兵天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