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心上人的来信

重生辉煌时代 晓风残月 4244 字 2024-09-22 08:24

“瞧你说的。谢我什么?那都是你自己创造的成绩。”李继明笑着说道:“你做好思想准备,等接到了具体的通知,俺再告诉你。”

“好的,谢谢李书记!”李小璐说着,站起身来,仿佛就像是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飞快地冲出门去。

是啊,一个人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还会比得到什么更高兴呢!

从李书记的家里回来,来到科研组里,李小璐关上门就开始给杨美琴写信了,他要将自己的这一喜讯尽快地告诉杨美琴,让她也分享自己的喜悦。

而此时此刻,杨美琴也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窗户前的写子台上,正在奋笔疾书着,从此刻,杨美琴满面红光,一双美丽的眼睛里放着兴奋的光芒。

她也要讲自己即将去参加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喜讯告诉李小璐。让他分享自己的喜悦。她心中的千言万语,正随着她的笔尖的飞动,化作一句句优美的话语,流淌在洁白的纸面上。

而这边,李小璐刚写好信,将手中的钢笔放到桌子上面。猛然间,从李小璐的身后伸出一只手来,一把就抢走了李小璐手上的信纸。

李小璐在一惊之下,飞快地转过头去一看,立即就笑着大声地说道:“钱春根,你这是搞什么鬼!?快还给我!”

“是不是又在给杨美女写信了?”那钱春根笑着望着李小璐问道。

“是又怎么样?你眼热了吧?眼热了你也赶快去写啊!”李小璐大声地说道。

“呵呵,小璐,你就别噎俺了好不好?你就知道俺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写一个字比挑两百斤的担子还费力。”听了李小璐的话,钱春根也就只好呵呵的笑着说道。

在当时,在农民当中,又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才都刚刚脱离文盲。虽然已经会念几个字了,但写起字来,却就犹如让他们挑担那样的困难。

钱春根虽然也要读书,但他的爸爸妈妈硬是让他去读书,认为,读什么书?会干活了就好。因此,在没奈何之下,钱春根就在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爸爸妈妈一起下地干活去了。

“我就知道你也只有这点儿能耐。”李小璐不觉就笑着说道。

“好好好,你有能耐,你有能耐!能说会道,会算会写,这样总好了吧?”钱春根一见,也就笑着以守为攻地说道:“对了,小璐,能不能说说你这信里写的是什么?”

“不说!这私人信里的东西可以跟别人说吗?写给你的信,你肯跟我说吗?”李小璐一听,立即就理直气壮地大声说道。

听了,李小璐的话,钱春根想想也是,可不是吗?要是人家写给我的信,我是肯定不会说给别人听的。那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大白痴了!

这样一想,钱春根也就不觉放弃了自己的那个念头。

正在这时,科研组里的其他人员也都陆续地走了进来,尤其是李媛媛,就在当她刚走进屋子里面,见到李小璐的时候,她的眼前就立即出现了大前天的晚上,暴风雨之中,瓜棚之内的那一幕情景,不觉俏脸儿就变得绯红的一片了,很有点儿忸怩作态。

倒是李小璐,似乎好像早就忘记了那天夜里的事情,笑着望着李媛媛他们说道:“根据这几天的观察,由于防治的及时,晚稻的白叶枯病,纹枯病等没有大爆发,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这是大家的成绩。但我们还要继续作战,严密观察。。”

接下来,李小璐就布置了每个人的任务。李媛媛,钱春根他们也就纷纷陆续地走出门去,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望着他们走出门去,李小璐就转身去菌种培养室里转了一圈,仔细地检查了每一瓶菌种的生长状况,从中,李小璐发现又两瓶菌种的菌丝,生长情况看上去不符合要求,便将它们跳出来,报废掉了。

处理好了这些东西,李小璐就要走出门去,忽然间,钱春根笑嘻嘻地从外面闯了进来。

“小璐哥,你的信。”钱春根一进门,就望着李小璐笑着大声地说道。

说着话,他就将手里拿着的那封信递到了李小璐的手上。李小璐接过信一看,是杨美琴来的信,布局儿就想道,这么快我就收到了她的信,难道他也收到了我的信了吗?现在这送信的速度是不是也有点儿出奇的快了?

我的信都还刚送出去才一两天的时间。这样想着,李小璐不觉就拆开信封,拿出信看了起来。

原来是杨美琴跟自己一样,也要去公社里参加劳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了,特地给自己写来的信,前来告诉李小璐这个喜讯的。让李小璐也来分享她的喜悦。

啊!这下可真是太好啦!我们可以在一起参加劳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啦!这样说来,我写去的那一封信,美琴她今天也收到了。

这边。李小璐正在满怀兴奋地阅读着心上人的来信,那边,杨美琴也正在满面笑容,喜气洋洋的阅读着李小璐给她的信。

看着看着,杨美琴不觉就在心中万分惊喜的说道,嘻嘻,我正想去看看李小璐了,想不到几天后,我们就可以在一起参加劳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了。可以跟他在一起好好地带上一两天的时间了。

哈哈!这上天给我的机会真的就是太好啦!

读完信,杨美琴还将信放到自己的小嘴巴上,深情地亲吻着,仿佛就像是在亲吻着李小璐本人一样。

足足亲吻了好几分钟,杨美琴这才将信拿下来,放到她的心口上紧紧地拥抱着,仿佛就像是在紧紧地拥抱着李小璐那火热的身体。

良久,杨美琴这才将信从自己的心口上拿下来,又拿着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这才将信小心翼翼地放进写字台的抽屉里面。

在那个时候,所有的邮件必须又邮局寄送,邮票最少是八分。邮递员最多也就是讲信件和报刊杂志送到大队部里,然后,有大队里相识或者是相近的人代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