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又笑道:“日后成婚,一心二人,白首同衾。这也写上,若违反,我解下一身铠甲永不为将、凡在我名下的家产尽数归你,仍旧护你一生顺遂,和离或是其它,随你心意。”
时见梨手指收拢,握住掌心的玉佩,垂眼凝着他:“你说的。”
“我说的,也会在婚书上写下,只求聘你为妻。”明照还迎上她的眸子,神色认真,“还有其他顾虑或是要求吗?一并说出来,一并写在婚书上。”
“嗯……”时见梨认真地想了想,“你得听我的。”
“好。”他轻笑,“自然是得听的。”
她睇他一眼,视线从他的眉眼移开,看向手心中躺着的玉佩,举到他面前,“这算是定情信物吗?”
定情信物,听起来尤为悦耳,明照还唇角弧度上扬,定定看着她:“嗯。”
时见梨眨了下眼,有些不自在地又别开眼。
他过于不掩饰了。
明照还又趁热打铁,“过两日三弟他们便到京了,他们到京后的第二日,我让我母亲带着聘礼上门如何?”
“哦。”
他压着唇角的笑,又问:“过几日端阳,时表妹可以赏脸和我一起去看场龙舟竞渡吗?”
“既然你都邀请我了,那就勉强和你去一下吧。”
明照还失笑,“那我到时来接你。”
好可爱的小傲娇鬼。
“好。”
听到她应了,明照还又抚了抚她脑袋,“答应了就不可以反悔了。”
“在你眼里我是言而无信的人吗?”时见梨瞪他,不满道。
他连忙告罪:“不是,我错了,时表妹可否原谅我?”
“好吧。”时见梨伸手拉了下他的衣角,“你起来,坐。”
明照还顺着她的力道坐在她的一侧。
她转头瞟他一眼,喝了口茶,又瞟他一眼。
明照还莞尔,“看什么?”
“你给我倒下茶。”她把喝空了的茶杯放到他面前的桌子上。
“好。”明照还给她倒了小半杯,见有轻烟逸出,用指背贴了贴茶杯,“应当还有些烫,小心些。”
时见梨端起来吹了下,轻嘬了口,抬眼时便见他起身绕到另一侧坐下,朝她伸出手。
时见梨试探性地将手中握着的玉佩放到他手心,“这个?”
“嗯。”他点头,垂眸将玉佩扣到她腰间的禁步上,“好了,我便先走了,提前回来,还得去向皇上告罪,明日我再过来。”
很快便不用借着接妹妹的名头才能上门了。
“噢,明日见。”
明照还弯腰,对上她眼眸,微微逼近她,指尖点了下她眉心,“明日见。”
时见梨摸了摸额头,点了下脑袋。
坐了会儿,时见梨将茶杯放下,掀起裙子向主院跑去,背影都带着雀跃。
“娘亲娘亲~”
正拿着布料比对的乔若薇只觉腰间一紧,转眼一看是女儿灿烂的笑脸,她将布料放下,捏捏她的脸颊,好笑道:“如此心花怒放的模样,他这是说什么哄你了?”
“就是答应他了嘛,他说等过两日表哥他们回到了让袁伯母上门。”时见梨轻咳一声,抬手比了比一小段距离,“我和他提了个小小的要求,他自己给我加了个要求。”
“什么要求?”
“若订婚期间我不满意了,他无条件接受退婚,这是我提的。成婚后若他有二心,他永远不得当武将,名下财产都给我,和离或是其它随我,这是他追加的,到时都写到婚书上。”
乔若薇满意道:“还挺诚心的。”
“端阳节那日,我答应了和他去看龙舟竞渡,所以那日我就不陪您和爹爹看竞渡了哦。”
“行,你玩得高兴便好。”
时阶南轻哼了声。
听到声音,时见梨凑到他身旁,“爹爹,您觉得大表哥有哪里不好吗?”
“好是好,想娶我闺女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好了。”
看着她爹臭着脸的样子,时见梨噗嗤一笑:“爹爹,您真可爱,若您不想我和他事成,您方才不和娘亲走,就坐在那儿,他不就不能和我单独谈了吗?”
时阶南摸摸她脑袋,“你也看到了,这次剿匪,他一走就是近一个月不见人,日后若有战,他必定是第一个冲上前带兵出征的,战场上刀剑无眼,日后回来的可能是一捧骨灰或是一具棺椁。届时若真如此,你受得住吗?”
时见梨微微一默,“可即便是和他成婚了,我的一生不一定是要守着他呀,我还有你,还有娘亲,还有亲人好友,日后还可能会有我的孩子,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了吗?”
“将来还很远,我只知道我如今喜欢他,愿意和他订婚,若因为他某一日可能会战死导致我会丧夫,我便不喜欢他,不和他订婚了吗?”
“爹爹,你从前和我说,珍惜眼前,只看当下。况且,为国而死,壮哉,他更值得我喜欢了。”即便真有那一日,她也会怀着对他的喜欢、对他的爱好好地活下去。
毕竟她不是除了他就一无所有。
时阶南笑了笑,“原来梨儿早就长大了,什么都看得很通透,既如此,来日安国公府上门求娶,爹爹和你娘亲就点头同意了。”
既然女儿最终选择了明照还,那时阶南自然不会为难他。
“谢谢爹爹。”
……
袁郁荷近来有些烦心,便想着在府里逛逛散散心,见明照还冷不丁从一旁冒出来,一惊:“你何时回来的?”
明照还行了一礼:“不久前,我独自回来的,二弟他们还得过两日,到后进院里换了身衣裳便去了时府,如今回来换身行头进宫。”
袁郁荷一乐:“收到我给你寄的信了?”
如今还真跟个愣头青没什么两样。
“嗯,等二弟三弟回来后,还得劳累母亲去时府走一趟,正式替儿子提亲。”
“成,你忙你的吧,这事为娘定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袁郁荷挥了挥手,心不烦了腿脚也不乏了,带着丫鬟们转头就走。
五月初三,明昼和与明昼清随着大军回了京。
五月初西,帝王按军功封赏,同日,袁郁荷率聘礼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