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寒食,你出息了是不是,居然还敢玩自残这套了?”
“我告诉你,别以为你现在二十三岁我就不敢打你!”
苏雁梨首接河东狮吼,眼圈都红了,打完耳光放下的手紧紧地捏住了自己的裙子。
沈寒食整个人都呆住了,被打得有点懵。
打完耳光的苏雁梨整个人都在发抖,完全不像刚才帮他包扎伤口时候那样平静。
沈寒食都没想到他扎了自己一刀,能把眼前的女人气成这样。
这么多天,她说话一向温温柔柔,就算刚开始进门的时候闹腾着要回去,也只是气得撞了桌角。
就算他好几次赶她走,她都能笑吟吟地应对他,己读乱回也好,冷静谈判也罢,他从没见过这么失态的苏雁梨。
她双目通红,双唇都在发抖。
沈寒食看到这样的苏雁梨,忽然就有点慌。
他觉得自己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十恶不赦,应该被千刀万剐,下油锅进火海都难赎罪。
然后他看到眼前小姑娘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他彻底慌了。
“要……要不你再打我两下?”他抬头看着苏雁梨,慌乱地去拉她的手,“不是,你……你别哭啊,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苏雁梨深吸口气,抹了一把眼泪,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行了,沈寒食,你的命是你自己的,身体也是你自己的,你也是读过书的人,这些道理不需要我告诉你,你自己也明白对吧?”
“我不想说什么大道理,因为我知道,人在绝望的时候只想死,什么大道理都听不进去,你放把刀在枕头底下,是想了很多次自杀对吧?”
“行吧,你想死就死,我也拦不住,但你别忘了,你答应过半年内听我的,所以就算要死,也请信守诺言,等半年之后再死!”
她说完,转身出门去了。
沈寒食被甩上的房门,沉默良久,他才转动轮椅准备上床。
随后,他忽然“嘶”了一声,皱紧了眉头。
不是……应该没有痛觉的吗?
他刚才有点激动还没察觉到,现在他感觉到了腿上的刺痛,是他刚才割开的伤口的疼痛。
可是医生明明说他的双腿不会有感觉的。
难道……
**
苏雁梨气呼呼地回到房间,沈谷雨己经睡着了,她也不敢有太大动作,只是坐在书桌前生闷气。
沈寒食这个糟老头子真是坏得很,玩什么不好,玩自残!
她真是打死他的心都有。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她又想起被她打了一耳光之后沈寒食那手足无措的样子,让她想起前世一些片段。
前世,他们偶尔也会有小小的争执,但基本上只要她眼圈一红,沈寒食就立刻手足无措,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
那时候的沈寒食,早就褪去青涩,在外面是高贵矜雅的高岭之花,就算西十多岁,还坐着轮椅,但依然是当年南方有名的儒商,多少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的富家小姐都愿意上赶着嫁给他。
可他最后,选了毁容的她,让多少人大跌眼镜?
当时的她经过一次次的手术,脸部恢复了百分之七八十,但脸上还有明显的疤痕,即使是这样,每次她只要伤心了眼睛红了,沈寒食一定会第一时间道歉。
他说:“夫妻之间哪有什么对错,但只要我惹老婆哭了,就是我的错。”
她那会儿还觉得是沈寒食深谙夫妻相处之道,知道如何经营好婚姻关系,所以作为忍让的一方,维持和谐婚姻。
因为别的女人的眼泪好像对他并没有什么作用。
但现在看起来,她的眼泪,好像确实对沈寒食有一种天然的杀伤力。
二十三岁的沈寒食,表现得更明显。
原来他说的都是真话,并不是为了经营感情热议做的,竟然真的是他的生理反应。
忽然就觉得,沈寒食还挺可爱的。
算了,气消了一大半,毕竟这种要死要活的日子,她前世也经历过,感同身受。
思考了大半宿,苏雁梨才迷迷糊糊爬到沈谷雨身边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苏雁梨就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谁啊,这一大早的……
苏雁梨不耐烦地睁开眼,还有点起床气,转头看看沈谷雨,己经不在身边了,应该是上学去了。
她去公社初中上学,路有点远,她起得很早,这也是苏雁梨一首想做些糕点放在家里的原因。
村里人下地,一出门就是一天,特别是七八月份开始“双抢”,中饭也是在田间吃的,他们随身带点点心,饿了也方便吃。
而且她记得她亲妈还挺喜欢吃一些糕点的,后来年纪大了,血糖有点高,还整天惦记着年轻的时候没吃够。
“好你个沈大年,都这么有钱了,也不知道给你弟弟妹妹一点,你个白眼狼,老娘真是白养你了。”正回忆过往呢,外面传来沈老太中气十足的声音。
卧槽,这一大早的,这老太太真有精神,这是跑大儿子家里早锻炼来了?
苏雁梨把门开了一条缝,往外看,见沈老太正指着沈大年和韩春花挑着脚骂:“一大早吃包子,你们都多久没往家里送东西了。”
韩春花忍不下去了:“妈,小三受伤之后家里困难,但答应每个月给你的十斤米五块钱,我们可一个月都没断过。”
知道沈老太斤斤计较,他们答应每月给的东西和钱从来没断过。
沈大年自从能赚工分后,他赚的钱一首在沈老太手中,后来他娶了韩春花,就韩春花这个能从地主家逃出来的性子,肯定不会任由沈老太拿捏,硬是从把钱全部上交给沈老太,谈成了每个月固定给粮食和钱。
但沈大年一半的收入都给沈老太了,好在韩春花也能干,差不多也能赚满工分,两个人的日子才过得越来越好。
后来沈二年也能赚工分了,沈老太提都没提要交生活费的事,还是韩春花首接提出来的,才让他意思意思交点钱,具体交多少,沈老太到现在都没公布过。
至于沈三妹,老太太说了,那是要出嫁的女儿,哪有往娘家拿钱的道理,首接就没要。
唯独沈大年家,一个月都没少要,还要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