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决定长居温泉山庄

猎户的摆烂穿越妻 征世闲人 4258 字 2025-06-30 12:38

太上皇,肖云启,他们跟着季明谦来到贴有他们名字的院落。所有的犹豫,所有的纠结,烟消云散,这不就是自己的心之所向吗?没有比这所院子更合自己的心意了。

他们感动的表情溢于言表,菲菲真的是也把他们装在了心里。把他们当做了真正的一家人,对他们的喜好,他们的需求都是那么精准的掌握。突然他们就能理解了,季家人经常挂在嘴里的圆满了是什么意思。

房屋整体看上去古色古香,只是走到内部就不是那样的了,里面具有很多现代化元素,比如地暖,比如抽水马桶,淋浴,水龙头。这些可都是和季菲菲合作的陈师傅,也就是青山村给龚逸轩建造房屋的那位师傅,进行修缮的。

这些年,他可利用建造这些赚了不少的钱,每年给季菲菲送去的分红也有不少。现在在京城里有自己的班子,季明谦也会时常给他介绍生意。包括皇宫里他都进去改造过,这就是论抱大腿的重要性。

屋内的软装应有尽有,包括床上的被褥都是崭新的,真正的做到了,人来就行。这些床上的被褥可都是季菲菲从空间里贡献出来的,比现在街上卖的不知道高级了多少倍。

大家纷纷走进自己的院子,认真的观察起来,竟然完全合乎自己的心意,挑不出一点毛病。于是大家决定今天就不走了,要在自己的那张大床上梦会周公。

本来只是来看看,没有带厨师过来。于是季菲菲拉着龚逸轩赶紧跑到厨房,在厨房的仓库里放上许多的食材。

食材放好后,两人就开始清洗灶台,洗菜,摘菜,准备开火做饭。季家的女眷们看到季菲菲他们进厨房,也抓紧放下手头的活跑来帮忙。

以前季家人可都是自力更生,没有厨师的。随着后来人口越来越多,才开始有专门的厨师做一些饭菜,对季家女人来说做几桌饭菜那是不在话下的。

龚逸轩只让季菲菲和季家的其她女眷们帮忙摘菜烧火,干一些杂事。掌勺龚逸轩准备自己来,他可舍不得让季菲菲干稍微重一点的活。

成婚这么多年来,他一首把季菲菲捧在手心里。他的菲儿那么娇弱,怎么能干事呢?所以季菲菲的摆烂生活有他做出巨大的贡献,和季家所有人的贡献。

季菲菲穿过来之后,再也不像前世那样有着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事。在这里她完全摆烂,钱有人挣,活有人干,娃有人带。她只需要每天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就可以了。

当太上皇,肖云启,楚将军,他们携家眷在厨房里看见掌勺的龚逸轩,帮忙的季家女眷,全都惊呆了。龚太傅这么能干的吗?能文能武,能练兵,还能进厨房,活该他被季菲菲喜欢。

当饭菜端上桌,他们拿起筷子夹起菜,放在口中品尝的时候。又再次震惊,龚太傅的菜,做的也太好了,不输宫中御厨。

肖云启更是震惊,同样都是季菲菲给的菜谱,他手下厨师做出来的菜,和龚逸轩做出来的菜,那不能说有区别,只能说天壤之别。

那当然了,首先龚逸轩的厨艺确实了得。其次今天所有的菜都是季菲菲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用的水也都是掺了灵泉的水,能不好吃吗?有了这些因素,恐怕煮个破鞋底也是美味的。

品尝着美味的饭菜,大家也决定了从今以后就在这个温泉山庄常住了。京城那个地方,时不时回去一趟就可以了。在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没有闹市的喧嚣,只有宁静祥和。

而且山下有良田,菜园,鱼塘,对面还有可以狩猎的山林。闲时也可以参与到劳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体验出百姓的疾苦。这里真的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宜居地。

肖云启十分的气愤,太上皇把肩上的重担交给他。他每天累死累活的在朝堂上处理诸多的事务,真的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那里哪能和这里的惬意生活相比。

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他还不得不肩挑起这样的重担。他不好过,季家这十几个兄弟,也别想好过。所以他把他们都安排在重要的职位,希望他们能给他分担更多重担。

楚将军心里苦,楚将军不说。今天能遇到这么好地方,自己又厚着脸皮求得了一处院落。还得回京城为皇上卖命,找谁说理去?不知道现在辞职还来不来得及。

季家的儿郎们都是疼媳妇的,他们表示媳妇愿意住在这里,他们就每天下朝回来,上朝再从这里去京城。反正路修的好,他们骑着妹妹送的宝马也很方便。如果媳妇们愿意住京城,他们也就居住京城,一切听媳妇的。

最高兴的莫过于龚逸轩,因为皇上建的育才书院就在他们这个山庄隔壁。他天天可以走着悠悠哒哒的去书院,放学后又可以溜溜达达的走回来。中午还能回来蹭饭,哎呀,生活太美好了。

看着他欠扁的表情,肖云启真想给他一脚。并把他调到朝中任职,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他敢这么做,龚逸轩就敢撂挑子,他是不可能离季菲菲太远的。所有事物和季菲菲有所冲突,那都得为季菲菲让道。

真的很想唾弃一下龚逸轩这个媳妇奴,好像八百年没见过媳妇似的。谁宠媳妇,能宠成他那样的?回头又想想,只要媳妇是季菲菲,估计谁也得和龚逸轩一样宠,甚至比龚逸轩更甚。

唉,扯远了,他家的小太子今年才五岁,啥时候才能长大呀?啥时候才能把肩上这个担子丢给他呀?不行,他得和龚逸轩好好聊聊,得让龚逸轩给他家的小太子狠狠的拔苗助长一下,看能不能早点接替他的班。

如果太上皇知道此刻肖云启的心理活动,估计能高兴的多吃两碗饭。因为这也是他许多年来一首的心声,家人们,谁懂啊?谁懂自由的可贵?

曾几何时,他坐在御书房手拿朱笔,批着那些奏折。从窗子看向天空中飞过的鸟儿,他是多么的羡慕它们,羡慕它们能在这宫墙之外自由自在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