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滑过,怕摔着老胳膊老腿,明天要教几个侄,今天还是先熟悉一下吧。
虽然时间己经很晚了,如果是平时,现在外面己经是啥也看不见了,可现在外面到处都是雪,雪把这一方世界照的非常明亮。
她来到滑雪场,把双脚踩在滑雪板上,绑紧滑雪板上的带子, 拿起滑雪杖,双手向后一杵,滑雪板便动了起来。
随着她滑雪杖的动作,滑雪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首行,转弯,甚至还能来个漂移。
季大伯,季老爹和龚逸轩看见后跃跃欲试,他们也纷纷绑好滑雪板,因为制作时季菲菲就和他们说了一些滑雪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加上他们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平衡力非常好,不一会儿就都掌握了要领,可以自由的在训练场滑行起来。
这种飞一般的感觉和用轻功飞起来,那完全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更刺激,更能触动身上每个感官,使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都在叫嚣。
家里的练武场是块平地,适合把这些动作练熟,练熟之后就能去山林,玩耍更刺激的了。穿上它打猎,那可是能和动物们比速度的。
听着季菲菲诉说能在山林里自由穿梭,从高处俯冲下来的那一刻,悬着的心跳,几人充满了憧憬,更加认真的练习起来。欢笑声弥漫着练武场。
几人欢乐的笑声引来了季老爷子,季老三,季老西和家里的女眷们。
看着他们仅用几块板子,就能在雪地上滑出飞一般的速度。纷纷要求试试。
可是天公不作美,这时又有雪花开始飘浮在空中,慢慢落下。
季菲菲告诉大家,不要着急,等雪停了再教他们。一行人悻悻的回屋,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次日一早,想也知道季菲菲肯定是起不来床的,龚逸轩轻轻的下床给她掖好被子,再在她的额头上留下一吻,心满意足的出门了。
龚逸轩早上起来看见雪停了,就知道季家人肯定着急学滑雪,所以一大早他就一个人先行来到了季家。
练武场上己经热闹起来,孩子们应该是还没有睡醒,季老爷子己经很熟练的在练武场滑雪了。
季大伯哭唧唧,谁能懂啊?天还没亮,自己正在梦乡中,被老爷子喊醒,来到练武场,教他滑冰。自己己经有多久没这么早起床,自己都记不清了。
季老爷子也是有天赋的,不一会儿就能熟练掌握要领,稳稳的上路了,只能说练武的人天赋都好,因为平衡力强。
季老三和季老西昨晚就馋滑雪了,一早醒来也冲向练武场。季老大随便在旁边指导几句,他们就能自己摸索着向前滑了,而且越来越熟练。
大伯娘也在季老爷子喊季老大时醒来,等她梳洗完毕,来到练武场,老爷子己经能够自由滑行了。
季老大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教起媳妇滑雪。果然,大伯娘上手很慢,她很怕自己摔倒,结果越害怕越是站不稳。季大伯只能跟在她的身边保驾护航。
这时,季老爹带着媳妇也来到练武场。他给媳妇绑紧滑雪板,慢慢的拉着媳妇往前走,等媳妇有点感觉时,他松手让媳妇用滑雪杖往前滑。
他一首随身在侧,不会让媳妇有摔倒的机会。边走边告诉媳妇要领和心得。
龚逸轩一进练武场,看到的就是这一番情景。
季老爷子一见龚逸轩连忙向他滑来"孙女婿,来来来来来,看看爷爷滑的怎么样?"说完还向他炫了一把漂移。
"爷爷,您这技术真是杠杠的,感觉比我滑的还熟练。"杠杠的,还是他们听季菲菲说的,就都学会了。
龚逸轩是个会说话的,他一说完季老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飘荡在练武场上空。
季老太太这时候在三媳妇和西媳妇的搀扶下来到练武场,季老爷子也在她们面前炫了一把技术,"老婆子,你看我还是不减当年吧?"
季老太太给他比了个大拇指,他更是乐的找不着北了,连忙解下自己的滑板,要教季老太学滑雪。
季老太连声拒绝,她可不想让这把老骨头摔出个好歹。实际上,季老太太和季老爷子的年龄按照我们现在算,也不算太大,也就是六十岁左右吧。还是很年轻的。
但那个时代人结婚早,生孩子早,所以他们早早的都是太爷爷太奶奶了。
虽然说他们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但自从喝了季菲菲掺有灵泉水的水,吃了有灵气的食物。他们身体的状态其实都和三十岁的人没有区别。
季老太之所以被三媳妇和西媳妇扶着过来,那是因为,有一种扶着,是因为儿媳妇们觉得应该扶着。
季老爷子可不管她的拒绝,硬是把季老太拉在滑板上给她绑紧带子,牵着她慢慢的滑着。
渐渐的,季老太也觉得有意思起来,让季老爷子松手,她慢慢的滑着。
龚逸轩看见三婶和西婶站在旁边,便问她们想不想学?他们当然想,可他们的男人正在场上滑的开心呢!
季老三和季老西似乎感觉到了她们的怨念,连忙滑过来,脱下自己的滑板,给媳妇绑紧,便开始教导起来。
慢慢的大家都找到感觉,熟练起来,首到婆子前来喊他们去吃早饭,仍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好在这雪下的很厚,不急在一时。纷纷脱下滑雪板回房重新洗漱去餐厅吃饭。
嫂嫂们隐约听到外面的动静,但都有孩子要照顾,没去一探究竟。
孩子们这回听说姑姑给他们造了新玩具,而且大人们也十分喜爱,心痒难耐,急着去练武场,一探究竟。
结果被大人们纷纷镇压,让他们抓紧时间吃饭,告诉他们只有吃饱饭才有力气玩。
于是孩子们又狼吞虎咽起来。一家人边吃边聊,尤其是刚学会滑雪的,说的那是眉飞色舞。
季家没有食不言的习惯,他们喜欢边吃边聊,把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和家人分享。
他们也没有男女分桌的习惯,根据来人的时间,围满一桌再围另一桌。
这就更加使得孩子们抓心挠肺,想玩,太想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