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个月的理论训练,云青葶成功转正。实习期间,她勤奋刻苦,每天都忙到很晚,对公司要求完成的任务十分小心谨慎地完成,所以提前转正。
和她一同来的实习生都很羡慕她。
如今,她可以像真正的记者那样去采访撰稿。
云青葶成为记者后,日子就像上了发条,一刻也不得闲。
天还没亮,城市还在沉睡,云青葶就己经坐在电脑前,浏览着国内外的新闻资讯,梳理着当天可能的新闻线索,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好几个本子。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她立刻打电话多方核实,听筒常常被她紧紧夹在脸颊和肩膀之间,一边通话,一边在纸上飞速记录着关键信息。
采访任务说来就来。有时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她背着沉重的设备,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偏远的郊区采访,交通不便,她换乘好几趟车,下车后还得步行很长一段路,等赶到目的地时,鞋子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被汗水浸湿贴在背上,但她顾不上这些,立刻投入工作。
到了采访现场,云青葶就像换了一个人,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她礼貌又不失专业地向受访者提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受访者不愿谈及的敏感问题,她会耐心地沟通,用真诚打开对方的心扉。为了获取更多角度的信息,她常常在结束正式采访后,又拉着现场的工作人员、围观群众聊上许久。
结束一天的奔波回到家,别人都在休闲放松,云青葶却又坐在了电脑前。逐字逐句整理采访录音,反复核对每一个事实,精心撰写新闻稿件。为了一个标题、一句话,她常常要琢磨好久,不断地修改完善,首到满意为止。
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片建成数十年的老旧社区。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旧、基础设施老化,居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政府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启动老旧社区改造项目。但在改造过程中,因施工噪音过大、改造方案未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等问题,引发居民与施工方的多次冲突。居民们认为改造带来诸多不便,且担心改造效果不佳;施工方则表示工期紧张,压力巨大,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冲突发生时,云青葶正在报社整理资料,得知消息后,她立刻放下手中工作,带上设备赶赴现场。到达时,现场一片混乱,居民们情绪激动,与施工方各执一词。云青葶穿梭在人群中,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迅速观察现场情况。她先采访了几位参与冲突的居民,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到居民不满的关键在于噪音污染、施工时间不合理以及对改造细节的担忧。随后,她又找到施工负责人,施工方则大吐苦水,称工期被多次压缩,为赶进度只能加班加点。
为深入了解情况,云青葶走访社区居委会、街道办,查阅改造项目的相关文件,还咨询了城市规划专家,全面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回到报社后,她挑灯夜战,撰写了一篇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报道。报道不仅客观呈现冲突现状,还深入分析背后原因,提出平衡施工进度与居民生活、完善沟通机制等建设性建议。
报道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立即介入,组织居民、施工方、社区居委会等多方进行协商,重新调整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时间,加强沟通交流,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这一独家报道也让云青葶所在的公司知名度大增,收获了众多赞誉。在公司的表彰大会上,领导对云青葶不吝赞美:“云青葶在老旧社区改造冲突事件的报道中,充分展现了专业记者的素养。她深入一线,挖掘真相,凭借一篇报道推动事件妥善解决,提升了公司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值得我们每一位新人同事学习!”
大家都向她的方向看过来,鼓掌表示祝贺。
她十分紧张,笑着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