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过年还有三天。
第一天,乔九如指挥着苏怀远和苏则把住的两个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打清了一遍,她自己也把灶房,边上的厕所兼洗澡房又冲又刷了一遍。
然后,第二天就开始炸萝卜丸子,炸糖三角,炸爆米花。然后就是做各种各样的馒头,花卷和白菜猪肉包子,发糕,至于粘豆包乔九如就不打算做了。
苏怀远和周晚晚给她打下手,至于苏则就陪着大宝和小宝,带他们俩玩和学习。
从早上起来吃过早饭,一首忙到下午,晚饭首接都不用做了,就吃做好的这些过年吃的东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吃过了晚饭之后,乔九如就把准备好给牛棚那边的东西让苏怀远和苏则一起送过去。
一家五个馒头两个花卷,两个白菜猪肉包和两块发糕,一碗爆米花和两到三个糖三角。不过,九叔那份则多了一碗炸萝卜丸子。
乔九如亲自领着两个小家伙亲自给离他们家不远处的九叔送过去。
马上就要过年了,九叔也没有去县里和儿子一家团聚,依然在生产队里自己一个人过。
不过,生产队分完猪肉的那天,九叔提着分到和买的猪肉去了一趟县里,住了两个晚上就回来了。
九叔见到乔九如和两个孩子过来可高兴了,还把从县里带回来的糖果点心,饼干给大宝和小宝装了一份带回去呢。
乔九如和九叔聊了好一会儿,才带着依依不舍的两个小家伙回家。
而,老冯,蔡庆文和周美华他们都没有想到,今年竟然会有人给他们送年礼,一时之间又感动又感慨得不行。
只是,他们的东西也没有苏怀远他们送来的好,更没有什么好东西给苏家送的。
不过,就算是没有什么好东西,他们这些人都是知礼数的。
于是,周美华和牛棚的李姐,小杨也连夜一起合伙也做了些杂粮馒头和杂粮菜包,里面的馅放的是蘑菇木耳和鸡蛋,另一种包子是野菜配上点猪肉做馅。
这不,半夜做好了之后,第二天的年三十一大早,就由冯子路,蔡庆文和老冯一起送过去给苏怀远一家了。
“好吃,太好吃了,我怎么没想到放这样的馅啊?!”
乔九如吃了一个蘑菇木耳鸡蛋和一个野菜猪肉馅的,边点头边连声称赞道。
苏怀远和苏则,周晚晚,大宝和小宝也很喜欢吃,不住的点头。
老冯爷孙俩和蔡庆文见到苏家人是真心的喜欢他们送来的东西,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
乔九如见到他们正好来了,就赶紧把卤了几天才慢慢卤好的猪头拿出来,准备给大家伙分一分了。
猪头按户平均分,不管人多人少,大家出的钱都是一样的。
当然,也不可能分得那么平均,分得这么恰当。所以,苏怀远一家就让了让,给大家多分肉,他们就多要点骨头。
老冯和蔡庆文哪里看不出来?!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是都记在心里了。
“晚点等吃了年夜饭后,我们打算过来你们这里聚一聚。”
蔡庆文提着分好的猪头一边往外走,一边和苏怀远,乔九如商量道。
“行啊,欢迎欢迎。”
“那我们提前把碳准备好,你们过来有火烤,还有零嘴吃。”
苏怀远和乔九如没有不欢迎的,大冬天的人多也热闹。虽然他们不好大声喧哗,但是大家聚在一起小小声的说话,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老冯和冯子路对晚上的聚会也很期待,完全超过了对年夜饭的期待。
蔡庆文他们回去后和大家伙一说,就没有不同意的。
只有在这种时候,他们才能轻松,才有机会坐在一起好好的说说话。
另一边,苏华珠也在和小书商量着晚上去父母那边过年的事情。
小书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她也喜欢苏家人那边的气氛。一家人也从来没拿他们兄妹俩当外人看待,小姑娘是很感恩感激的。
她知道,华珠姐姐很想念家人,而她自己也愿意跟华珠姐姐一起过去。
结果,两个小姐妹刚决定好,知青点那边就来人了。
“苏知青,小宋知青,大家让我们来和你们说一声,我们知青点的知青们打算大家晚上凑在一起吃个年夜饭,想问问你们来不来??!”
来通知苏华珠和小书的是两个去年秋收才来的女知青,一个叫何雅芳,一个叫谭小美。
何雅芳和谭小美似乎家庭条件还可以,听说下乡时给的安置费家里都给带来了。就算来得晚秋收后分不到一年的口粮,她们也能花钱凑够明年一年的口粮。
宋洛云在生产队收购山珍给京市机械厂时,知青点的知青们多多少少都拿出自己的山货来换钱换票了。所以,大家伙今年多了这点收入,自然比去年要好过得多了。
苏华珠和小书没想到知青点的人会来邀请她们去一起吃年夜饭,打乱了他们的计划,顿时就有些犹豫了。
“何知青,谭知青,我们姐妹俩能不能商量一下再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