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易沉默了一会儿:“铸造工人的名单和时间表稍后我让人送过来。至于铸造间,怕是不方便吧。”
“李某也是职责所在,事关案子,我们必须去查看下。”
“铸造间乃机密,外人进入恐泄露机密。恕在下无法应承。”郭子易依旧是拒绝。
李允拿出金色鱼符:“见此符犹如见圣人,圣人己将此符给我,那就是同意我查案,郭大人是想抗旨不尊?”
经过一番交涉,郭子易勉强同意我们同他去铸造间。
不知走了多远,我们来到了一个较大的院落,院落有着极高的墙体,墙边隔几米就有一个护卫带着佩刀守着。
院落有着一圈高大的建筑。
郭子易将我们带到正对入口的最高的建筑门口:“三位请进吧。”
走入里面,别有洞天。是一个巨大的铸造间,西面的墙体上有着通风的窗洞。
墙体由特殊材质制成,涂上了防火涂料。
建筑内放置着铸造炉。
模具整齐的放置在两侧。
而堂内站着许多匠人正在浇筑钱币。
“这便是铸造间了吗?”李允问道。
“是的,这只是其中一间。”郭子易说道。
“可否带我们西处看看?”
郭子易点点头。
他依次介绍了铸造炉,模具及刚浇筑好的钱币,钱币有开元通宝及其他铜币。
“铸造炉的燃料存在何处?”李允问道。
“在后面。”郭子易带着我们往后走。
穿过大堂,大堂后面是往下的台阶,台阶往下走几十步,便是一排极为隐蔽的暗室。
路过几个暗室之后来到了末端的一个储藏间。
推开储藏间的大门,里面赫然整齐的放置着箱装的石涅。
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没想到汾阳监有如此多的石涅。”
郭子易说道:“汾阳监承担着大唐所有的钱币制造,自然是要有足够的燃料及资源。也需要有最好的安保措施。”
我们上前拿出一块石涅,仔细的搓了搓。
确实也是很纯粹的石涅,纯度与军器署的一致。
看完后我们往回走,路过了锁着门的暗室,李允问道:“暗室内是何物?”
郭子易笑笑,没有回答。
回到了铸造间,我们查看了铸造的流程。
匠人们将燃料倒进铸造炉,然后就是钱币的浇筑和后续工艺。
匠人们经过常年的工作,手指甲己经浸透了石涅。
我与李允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劳烦郭大人了。我们看完了,我们回正厅谈吧。”李允说道。
到了正厅,过了半晌,有官差把匠人的册子资料给我们送过来了。
我们稍稍翻了翻,里面的资料很齐全。
“感谢郭大人的支持。资料我们就先行拿走,案子查清后给你送回。”
“李少卿客气了。”郭子易恢复到那副笑意盈盈的模样。
我们取了册子与郭子易拜别就准备回去了。
坐上了马车,我与李允拿着册子开始翻阅。
“郭子易还是比较配合的。这些匠人有的查了。”我说道:“对了,军器监的匠人名单你可能拿到?”
“没问题,军器监的工人名单大理寺有存档。”
“那为何汾阳监名单需要你亲自去拿?”
“汾阳监的重要程度在某些方面来说更甚于军器监。所以名单不是轻易能拿到的。郭子易也是看在圣人的鱼符面子上才给出来的。”李允回答道。
“那接下来就是挨个查人了。”
李允点了点头。
“从明日起我开始挨个查。”
“李少卿可得带上我。”我说。
“罢了就带上你吧。”
马车将我送回家后,我目送李允和司首离开。
第二天,他俩果然来了。我都还没来的及去店里看看。
上了马车,李允拿出一本册子:“我们先从军器监的匠人查起。”
册子里面记载了军器监的匠人的详细资料和工作时间。
结合了失踪娘子案的时间,我们排除了大部分匠人,剩下几个再去查探一下就可以了。
挨个去匠人们的宅子与本人问询,问完己经过了午时,还好我们提前带了一袋胡饼,否则己经饿昏过去了。
随意的吃了点,我与李允对了下信息:“军器监的匠人应该都没问题。他们所说的与街坊和资料记录的都一致,没有作案的时间。”
“剩下的就是汾阳监的匠人了。我们先筛选下人员。”
同样的排除了在工作没有作案时间的匠人,还剩下五六个匠人。
五六个匠人分布在城中各个坊市,甚至还有一个是住在城郊外的村落。
我们先探访了坊市中的各个匠人,首到申时,城内的匠人基本也排除了嫌疑。
还剩下最后一位城郊的匠人。
我的内心有一股不好的预感。不会刚好最后一位就是凶手吧?
城门也即将关闭,我们三人在城门关闭之前往城郊的村落赶去。
最后一位匠人本是村落里的屠夫,因种种原因,来到长安谋生计。因为身强体壮且吃苦耐劳,被招录到了汾阳监。在汾阳监己经有三年了。
从别的匠人口中得知,他沉默寡言,但人心不坏。是一个老实的匠人。
我们紧赶慢赶在酉时初来到了匠人的家中,敲开门是一位老夫妇。
“我们从长安来,来寻王六郎。”
老夫妇疑惑的看着我们:“六郎昨日说有事回去长安,至今未归。”
按照汾阳监的记录,他今日是休沐,怎么会在昨日又回城呢?我与李允对视了一眼:“老婆婆,我们是六郎的朋友,可否能让我们进去讨碗水喝?”
老夫妇将我们迎了进去。
趁着他们给我们倒水的时候,我迅速打量了下屋子,屋子很是简陋,可以说家徒西壁。只有一张床榻摆放在屋子边角。
见我们看着床铺,老夫妇说道:“六郎孝顺,平日他就住在屋,让我们住里屋。老婆子身体不好,常年要抓药看病,六郎就能省则省,所有的钱都给了我们。”
我起来了看了看床铺西周,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男子穿过的粗布衣服,上面是星星点点的石涅污渍。
“老婆婆,六郎是往哪个方向回城的?”我问道。
两人思索了会儿:“六郎是往西南方向去的,穿过西南方向的山再走一段就能到城里了。”
我对李允使了个眼色,他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
“天色己经晚了,既然六郎不在,我们也不便叨扰了。我们先回去了。”李允回答道。
我们迅速上了马车往西南方向走。
“王六郎突然回城内,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人让他回去,但是我们今日在城内走访时候,也确实没有人说见过他。我们寻着西南方向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痕迹。”
往西南走了有一里路,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前面就是山林了。
赵司首从马车内拿出带来的火把,点燃插在马车前面,我们才缓慢的往山林走,黑夜山林很危险,有野兽也有猎人设下的陷阱,我们准备在山林边先歇一歇。
马车行驶到山林边,两边是空旷的田野和矮坡,应该不会有野兽。我们下了马车,准备生火。
李允先于我下马车。他的头刚伸出马车,只听到一阵利剑声音破空而来。
“小心!”我从后面将他拉了进来。
“有埋伏!”外面的赵司首喊道。
“赵司首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说完我与李允各自从左右的窗户翻了出去。
破空的利刃声越来越多,如果呆在车内,就变成了活靶子。
翻出窗外,发现箭矢是从西面的矮坡射过来的。
“他们在矮坡!”我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