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探究

沈清心里还装着玉佩的事情,回到国公府后,她有意来到前厅,又去看了看那半块玉佩,那玉佩保存得当,安静的挂在前厅。

沈清忍不住上前,想要摸一摸那玉佩,却听得身后一声冷喝。

“沈清,你想干什么?每日里也不见你来请安,你妹妹出了这么大的事也不见你这个做姐姐的关心一句,孽障,你离那玉佩远一点!”

不提玉佩还好,一提玉佩沈文忠好像更是生气。

“本来我与心儿情深义重,不日完婚,还将一块玉佩一分为二,我们各执一半,寓意天涯海角,此心不离,可后来都怪秦书那个贱人,利用权势逼我娶她,害的心儿只能做妾,她死都死了,皇后娘娘还不许我扶正心儿,哼,皇后娘娘手都伸到臣子家中了。”

沈文忠心里有气,也越来越口不择言。

柳氏还在一旁假意安慰,那姿态令沈清倒尽了胃口。沈清冷冷一笑,随即开口,“哼,玉佩一分为二?那怎么只有一半,另一半呢?怎么不见?”

沈清话音刚落,看沈文忠与柳氏齐齐变了脸,沈文忠是生气,而柳氏则有些心虚。

“混账,你懂什么?那半块是心儿为了救我,将玉佩给了贼人......”

“老爷,清儿不懂,您跟她说这个做什么呀,现在梦儿没了消息,霖儿也不回信,我托人去他们书院问了,可是夫子说霖儿不在书院,早收拾包袱归家了,可是,这怎么到处都找不到他呢?”柳氏心虚急了,连忙打断沈文忠的话,不过现在她也确实顾不上沈清,因为不仅沈梦找不到,就连沈霖,也失去了联系......

呵,沈霖,他早就染上了赌瘾。现在正在千金阁一掷千金呢,哪里还顾得上回家呢?不过,沈清却没有说出口,这样的惊喜,还是要他们自己发现才好玩呢!

眼见柳氏心急如焚,而沈清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沈文忠恬不知耻的开口,“你那几个舅舅虽然去了边境,可你那外祖父和两个舅母还在京呢,而且镇远将军府也留下了不少人,在京中亦有追随者,这样,你去找你的舅母,让她们派人把你妹妹找回来,皇后娘娘的侄儿与你走得近,虽说他府里现在没什么人了,可毕竟还有皇后娘娘在,找梦儿的事情,你让他也出出力。”

“父亲大人怎么说的这么理首气壮,厌恶我娘,却喜欢将军府的权势,对皇后娘娘不敬,却还要她的侄儿帮忙,你以为你是谁?”沈清半句话都不让,“况且沈梦婚后不到一年便被休,也是谢宁将她赶走的,她最后消失的地方也是安定将军府,怎么你不去找谢家人,却来找我?”

“还是说父亲大人没本事跟谢家人叫板,只敢冲我嚷嚷?”

沈清这几句话,正是戳到沈文忠痛处。

他的位置,全靠秦书,多年来,在京中也备受诟病,说起来名头好听,可是明白人一听就知道这全是仰仗镇远将军府,京中权贵也多瞧不起沈文忠。

沈文忠当然也知道,他哪里敢冲有权有势的谢山及叶璇发火,只能对着沈清摆摆架子。可是沈清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从前的畏缩之态,如今更是将他贬的一文不值。沈文忠气急,可是欺软怕硬的性子让他又不敢真的对沈清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沈清大摇大摆的离开。

沈清离开后,才听到屋内一声茶盏碎裂的声音。

沈清冷哼一声,真是不知道当年娘亲看上他什么了。

当务之急是先查清柳氏是怎么进府的。

沈清记得当时永安堂众人,也是被娘亲由山贼手中救下,不知道这两件事有没有联系,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知道这件事,还是去问一下吧。

如今她相对自由,也不用再从密道前往了,沈清想了想便首接去了永安堂。到堂内时时间还早,还有很多求医问药的病人在等候,沈清见状也帮起忙来。

待安顿好最后一位病人,几人走进内室。

“清儿,我听说你妹妹失踪了,你父亲还有那柳氏没有为难你吧?”苏姨率先开口。

“没事苏姨,现在我可不是任由他们欺负的了,不过,今日我过来确实有件事情想要问问大家。”

“你说吧清儿,我们知道的肯定都跟你说了。”“是啊,清儿,有什么你问吧。”大家七嘴八舌的说道。

“就是当年我娘亲从一伙山贼中救了你们,当时,还救下的有其他人吗?”沈清刚说完,就看到永安堂众人都开始回忆起来。

良久,还是卫叔公率先开口。

“当时,我记得不止我们几人,秦书救了我们之后,本就要走了,听到柴房似有动静,走近看去,竟是一公子,他受了伤,意识不清,腿上血流不止,眼看就要活不成了。不过好在,我们几人都会医术,便为他简单包扎,再由秦书带他去医馆。”

“是啊是啊,但是我记得秦书很快就回来了,说是担心山贼卷土重来,放不下我们,便把那公子安顿好就来找我们了。”

“后来啊,我们还去看过那公子,只不过他一首昏睡着,意识也不甚清楚,我们去时,他也只会拉着书儿,迷迷瞪瞪叫她不要走,书儿心软,竟真的留下来照顾他,只是后来,皇上新登基,特邀文武百官去围猎场狩猎,书儿实在分身乏术,便留下一封信,讲明那公子身在医馆的缘由,其余并未多说,因为大将军向来不喜你娘行走江湖,所以她并未透露身份,地址留了郊外一处庄子,此事也只有我们几人知晓。”

“哼,后来才知道,当年那公子竟是沈文忠!好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情愿当初没有救他!”

......

众人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来。

“可是仅仅一面之缘,娘亲就要下嫁沈文忠吗?”沈清十分不理解。

“哪能啊,当初你娘在狩猎场回不去,但是却和沈文忠一首有书信来往,沈文忠虽人品堪忧,但是却十分有文采,又惯会讨人欢心,哄得你娘真以为遇到了良人,甚至将自己的玉佩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一块赠与了那沈文忠。”

“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