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原来如此

“可是说来也奇怪,玉佩送出去后,良久未得到回信,我们都只当沈文忠忘了你娘,当时你娘情窦初开自是十分伤心,可是我们却觉得这沈公子并非良人,当时竟也松了一口气,只希望他别再来纠缠。”

“唉,可惜天不遂人愿啊,”苏姨叹了一声,“当时围猎结束,书儿回府的路上,遇到了意外。当时书儿与我年纪相仿,又同为女子,很多事情书儿与我说的也多些。她告诉我说,她遇到了伙儿贼人,不知是不是前段时间那些, 本来书儿武功高强,根本不怕他们,可是他们竟然撒出药粉来,那药粉是迷情药,书儿中了此药的毒,一身的好功夫也使不出来,可巧此时,那沈文忠路过,大声呼喊,引来巡城官兵,这才赶走了那伙贼人,可是当时书儿依偎在沈文忠怀里,当时很多人也看到了,老将军本不在意这些闲话,可是书儿本就喜欢沈文忠,现在沈文忠又救了她,她自然倾心于沈文忠,所以执意要嫁给他。”苏姨眼中满是回忆。

“婚前我曾问过书儿,这沈公子是否知道她就是那个从山贼手中救了他的人,当时书儿笑的一脸甜蜜,告诉我说还不曾,她打算新婚夜里再告诉沈公子,我当时也觉得甚好,洞房花烛夜,得知自己的夫人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也是一段佳话。可是后来的事情我们谁都没有想到,大婚那一晚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书儿后来愈加沉默,我问她,她也不说,只说自己看错了人,后来,就是柳氏大着肚子进门,接着就是你娘的死讯了……”

苏姨说的落寞,可是沈清却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些事情疑点重重,也过于巧合,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那伙儿贼人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在京城内如此放肆,他们就有如此把握一定能全身而退吗?如果想要寻仇,那更是不必了,娘亲喜欢西处游历,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在京城劫掳官家贵女。

而且沈文忠出现的太巧合了,他怎么知道巡城官兵何时前来呢?他一介文弱书生,在官兵没到来之前,是怎么毫发无伤的挡住那些贼人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沈文忠提前就算计好了要娶娘亲,按照苏姨所说,当时沈文忠并不知道娘亲就是救了他的人,那为什么还要娶她呢?

是为了权利吗?

沈清觉得这些往事好似一团乱麻,她己经回到寒山斋,却依然没有什么头绪。

就目前己知的情况来看,一定是娘亲救了沈文忠后,二人书信往来,沈文忠并不知道娘亲的身份,而就在娘亲去参加围猎期间,柳氏趁虚而入,之后联合那些山贼,沈文忠求娶秦书,柳氏再顺其自然入府成为太后的眼线,一切都非常顺利。

成婚当天,娘亲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才将自己的身份藏在心底。而这个秘密,也随着娘亲的离去而无人知晓了。

……

沈清坐在窗边发呆时,司白珩现身了。

几日不见,二人均有些消瘦。

司白珩看着沈清有些凹进去的小脸,心疼的伸手摸了摸。

“这几都在忙什么?是沈文忠和那个柳氏又欺负你了吗?怎么如此憔悴?”

沈清蹭了蹭司白珩的手,不禁笑道,“哼,如今他们可欺负不了我,见了我都像老鼠见了猫呢,哈哈。”

听她还有心思开玩笑,司白珩也放心不少。

“太后果然有小动作,不过你放心吧,皇上和姑母早有准备,宫里现在还轮不着那个老妖婆说了算,等这事完了,我们就去游山玩水,好好畅快一番,如何?”

听着司白珩这一番话,沈清也开始期待起来,自从来了这里,她只在京城逛过,她觉得束缚极了,她也想去看看山河锦绣,不再蜷缩在小小京城的一片天地。

“快点到来吧。”沈清闷闷出口。

“什么?”

“我是说,你说的那天快点到来吧,这京城让我闷的慌,我想抛下这诸多的烦恼,和你闲云野鹤,做一对自由自在的小鸟。”

沈清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司白珩。

沈清从来没有如此热烈的表达过自己对司白珩的情谊,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司白珩有些不知所措。

一瞬间,司白珩的心仿佛被重物击到,他清楚的听到一阵闷响,然后就是快如擂点的心跳声,他控制不住的更靠近沈清,想要抱住自己心爱的女子。

看着沈清不设防的脸,还有那期待的眼神,他多想现在就带她走,离开京城这个大牢笼。

可是他不能这么做,还有太后的事情没有处理,他必须要解决好这一切,才能和沈清过安稳日子,不然太后一定会对他们穷追不舍。

日子一天天过去,司白珩的人也在监视着宫里太后的一举一动。

后来的沈清才知道,原来司白珩在宫里也有着很大的势力,很多不起眼的小太监,都是他一手布置,重点分布在太后寝殿,目的也是为了注意太后的一举一动。

当然,此事皇上全然知晓,司白珩也早就将那些消息来源都告诉了皇上,所以,太后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在他们的监督下。

现在就等着太后主动发难了。

要说太后也是糊涂,她没有亲生子女,所以这九五之尊之位就给了当今的皇上,可是皇上宽容,并非容不下太后,多年来,太后也是养尊处优。

只是因为当初皇上与皇后青梅竹马,所以皇上拒绝与太后族内女子成亲,太后便记恨上了皇上与皇后,而且现在后宫以皇后为尊,太后心有不甘,便起了歹毒的心思。妄想重新选一位皇帝,选一位听话的皇帝。

所以太后出了昏招,她私下里联系了东海,与东海达成了协议,宁愿赔一些土地给东海,也要将皇帝拉下马,她好顺理成章的接管大权。

这天,司白珩传来纸条,只说宫内有变,沈清知道,是太后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