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家业选择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4276 字 2025-05-03 13:19

自叶晚晴和陶子砚从申海回来,陶子砚就主动找到父亲和兄长,说:“爸、大哥,关于今后做什么,这次去申海,我和晚晴也商量了,我想,暂时不去政府的部门里当差,这不是家里划了几间铺子和几个厂子在我名下嘛,我想,先试试自已在国外学的商务管理,能不能把这几间铺子和几家厂子打理好。”

“要是能经营的不错,再考虑别的。”

陶总理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陶子墨可不能这么想,说:“你既然决定要练手,光那几家厂子,也太小打小闹了。正好,妹夫过中秋节的时候还跟我们提,说要找人帮手,眼下是拓展业务的好时机,江南一片的市场,去年就该开发了,一直拖着,还有航运,东南亚沿海的业务,也该增加航线了。更甭提欧洲那边的业务。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对我和爸诉了半天的苦,让我们劝你去接手一部分业务。”

陶总理笑着点头:“思凡确实是这么说的,他说他都累得分身乏术,你可是出国留学,专门学商务管理的,要是我们劝不动你,就让你二姐出面。”

陶子墨:“如今你既然想通了,我们也省事了。这几天你好好想想,是愿意接手开发江南的市场,还是愿意负责海外的事务。”

陶总理:“这事可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最好也和晚晴商量商量。接手江南业务的开发,你们就可以住在申海。”

陶子墨笑道:“我估计啊,弟妹肯定愿意你接手江南业务一事。如果是航运事务,你们就得去五羊城或是去清源市,到底离家远。”

陶子砚:“我说呢,这次去申海,怎么妈一口同意,只怕你们都通过气了吧?”

陶子墨:“妈说,你去看了弟妹的时装店,只怕会受到刺激,也想努力,折腾一下自已的事业。你就说,妈说的准不准吧?”

陶子砚很想说,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但是呢,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他这次去香岛见林雨薇,也多少被刺激到了。回程的途中想了很多,如果一开始他有自已的事业,是不是林雨薇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于是爽快地答应:“好,我晚点和晚晴商量商量。”

父子三人又说起别的事情来,从自已家的家业管理,到如今政府内部的改革,各个地方政府的矛盾,一聊就是三个小时,还是陶子墨一看时间晚了,才叫了停,大家各自回屋去休息。

第二天,陶子砚就和叶晚晴商量了这事。

叶晚晴也很直接,说:“要是问我的意见,我肯定是想你接手江南市场的开发,这样一来,我也能回申海,除了能好好打理我的店子,还能多些时间陪陪我妈。上次去复诊,你也听医生说了,她的病,每个月都要去复查,如明接下来一年都很稳定,以后就可以改成三个月复查一次,以此顺延。”

陶子砚笑了:“我征求你的意见,自然是要听你说实话的。其实我也是这个意思。江南市场的开发,我之前也听姐夫说过一些,正好家里在江南的好几个厂子都划给我了,我接手,也算是拿自已名下的资产来做实验,剩下的七八个厂子,也多是母亲名下的,就算真有什么损失,也不影响姐夫和大哥名下的资产。”

叶晚晴乐了:“我听你这话,怎么意有所指呢。”

陶子砚看了一下窗外,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音,说:“其实大哥完全不在乎,根本不会计较,但大嫂就不一样了。她有点被害妄想症,当初姐夫接手打理家业,她就闹出过好几次矛盾,总担心姐夫会把大哥名下的资产都悄悄转走。”

“她人也不坏,就是性子,唉,到底念书少了,跟她很难讲明白。她嘴上说明白了,脑子却始终不肯转个弯。大哥也无法,我们就多担待一点吧。毕竟早年都是大哥跟着爸吃苦,对我和二姐都超级好。”

叶晚晴笑了:“还用你说,你啊,什么都不知道。这家里内宅的事,鸡毛蒜皮的,多了去,大嫂说什么,我都是顺着她,即便不顺着她,也笑一笑,听过就忘。总不能让妈难做啊。”

陶子砚竖起大拇指:“到时候我们去了申海,就省了这些麻烦。到时候,大嫂一看,你不会跟她争管家权,自然而然,对你的态度就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夫妻二人商量了很多,然后陶子砚才给父亲和大哥回了话。

陶总理点了头:“回头我跟你妈说去。不过,暂时你们小两口还得留在平京。去接手江南业务的事情,也不着急。”

陶子砚却是想早点过申海去,问:“为什么啊?”

陶子墨看着弟弟:“你傻了吧,忘了年底换届大选。这九月便要出初选的结果,十二月则是终选出结果。爸多半是要连任的,这段时间忙得很,来拜访的、要拜访的人也很多,你和弟妹都得留下帮忙,分别接待不同的客人。”

“还有,最要紧的一点,这业务让你优先选了,到时你姐夫要去做国外航运业务拓展,得去清源市或五羊城常驻,子怡难道独自留在平京,让他们夫妻异地分居?”

陶子砚不好意思地想想,他光顾着想到他和晚晴方便了,倒是忘了这一出了:“那二姐的工作怎么办?她可是在外交部上班,总不能……”

话没说完,他自已就脑子转过弯来了:“你们的意思,是等父亲连任后,重新安排二姐的工作?”

陶子墨:“不知道的人,听了这话,还以为我们家搞特权呢。你不想想,新一届的改选完成后,各个部门也都会人员流动,到时候,子怡离开平京,去五羊城,负责与那边的外国使馆打交道,也是合情合理的。”

陶子砚点头:“是呢。多少人盼着调进平京,来总部上班,二姐调去五羊城,别人还会觉得爸是为了避嫌,拿二姐开刀,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顺势清理一批尸位素餐的人了。”

陶子墨笑了,对陶总理说:“爸,你看,子砚娶了媳妇,果然很快就成熟起来了。连这个道理都懂了。我看啊,他将来进政府部门当差,也完全可以。”

陶子砚赶忙摇头:“别,别,别!我还想多自在几年。在政府上班,有你和爸,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