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皇宫内金銮殿之上,徽宗皇帝慵懒地靠在龙椅上,群臣罗列两侧,气氛凝重压抑,众人都知晓了高俅昨日派兵出城去捉拿人犯,却被人反杀一局的事。
高俅身着朝服,面色阴沉,一大早就憋着股劲儿,等不及朝会流程走完,便匆匆出列,上前几步,跪地启奏:“陛下,臣有要事禀报。那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的鲁智深,日前在京中逃脱,臣等多方搜捕,至今仍未将其缉拿归案。现下只擒得他的同党杨志,此等恶徒,理当严惩,臣恳请陛下降下旨意,将杨志即刻判以死刑,以正国法,震慑宵小。”
说罢,高俅叩首,额头紧贴地面,可那藏在袖中的手却微微攥紧,眼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嗡嗡的低语声在殿内回荡。这不是去捉拿鲁智深吗?怎么又蹦出来一个杨志。这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就在这嘈杂之际,一位老臣挺身而出,双手持笏,微微躬身奏道:“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这杨志乃杨令公之孙,想当年杨家将一门忠烈,为我大宋戍边卫国,血洒疆场,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杨家血脉凋零,就只剩杨志这一根独苗。若因这莫须有的同党之名,便将他判了死刑,杨令公一脉可就彻底断了传承,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老臣言辞恳切,声音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此时朝中虽有高俅蔡京等一干奸臣,但也不乏忠义之士,纷纷出班声援。
徽宗皇帝听了两方言论,一时也没了主意,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陷入沉思。
这杨志的身世他并非不知,杨家将的威名也曾如雷贯耳,可高俅这边又咄咄逼人,咬定杨志与反贼勾结,他着实有些为难。
高俅见徽宗犹豫,哪肯罢休,心中暗忖:我儿岂能白死。今日定要借皇帝之手除了这杨志。
于是,他又膝行几步,再次启奏:“陛下,那杨志给鲁智深暗送甲胄,心中不轨,导致那鲁智深公然抗法,杀了我儿,此等罪行,其同党怎能轻饶?若不严惩,日后必有人效仿,国法威严何在?还望陛下速下决断。”
高俅言辞急切,语气强硬,眼中的笃定仿佛在说这事儿己成定局,不容置疑。
眼见徽宗越发不耐烦起来,殿下却闪出一人,众臣一看却是太师蔡京,一众忠义大臣顿时面若死灰。这蔡京和高俅乃一丘之貉,这个时候站出来,哪里还能有好事。
高俅见蔡京站了出来,顿时脸上浮现出得意之色。
只见蔡京奏道:“陛下,《论语》有云:‘过犹不及’,为政之道,当宽严相济,事不可做绝啊。臣近日听闻大名府来报,匪兵频繁侵扰,当地兵力薄弱,缺兵少将,局势危急。臣以为,不若将杨志发配至大名府,一来可让他戴罪立功,为朝廷效力,抵御匪患;二来也全了杨家将的忠义之名,给杨家留一丝血脉。如此,既显皇恩浩荡,又能解大名府燃眉之急,实乃一举两得之举,望陛下斟酌。”
蔡京声音沉稳,不疾不徐,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引经据典,又结合时事,尽显其老谋深算。
高俅脸上的得意之色顿时僵住了。这老狗说的什么话。
一众忠义大臣听闻此言,先是一愣,心中暗忖:这蔡京平日里与高俅多有勾结,今日怎会帮杨志说话?但转念一想,好你个蔡京,难怪平时圣眷在身,这事事为官家考虑,这本事倒是值得自己学习。
于是,大臣们纷纷附和:“陛下,太师所言极是,还望陛下恩准。”
徽宗皇帝见众大臣意见趋于一致,心中也有了计较,微微点头,开口道:“既如此,那就依太师所奏,发配杨志至大名府,望他能改过自新,为朝廷效力。”说罢,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高俅虽心有不甘,可圣意己决,也只能暗自咬牙,恨恨作罢。他心中清楚,今日这一局,是让杨志逃过一劫了,不过来日方长,只要这杨志还在大宋官场,就不愁没机会收拾他。
另一边,曹默己经来到了东溪村附近的灵官庙落脚。这灵官庙的道士早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除了香炉里插的几根香之外,其余地方都破破烂烂的。
曹默从空间中拿出打扫工具,从里到外,好好地打扫了几遍,看起来才有几分仙家妙境的模样。
接着,曹默把网上买来的道士服往身上一套,随手挽了个发髻,拂尘一挥,倒是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贫道有礼了。”曹默装模做样,自言自语道。
心下却想着这次书灵颁发的任务到底如何完成,这截胡生辰纲倒是好弄,但是这《三五火车雷法经》跟个鬼画符一样,自己到底到哪里去学,难道自己还要出家当道士不成,可惜了我的娇妻美妾啊。
想了半天,也没有个头绪,随即曹默将此事抛诸脑后,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就待在水浒世界不出去了,想来之前卖古董的钱,也够婷姐她们下半辈子花了。
就这样曹默在这灵官庙呆了下来,早晚三炷香,没事就抄抄之前打扫时找到的一卷竹简版的《黄庭经》,幸亏自己拿着后,看了看,不然就塞在灶里当柴烧了。
要么就是跑到灵官庙附近逛逛,还特意去看了看之前晁盖托过的石塔。曹默试了试,轻而易举就举了起来。想来自己目前战胜晁盖是轻而易举了。
就这样,不几日,曹默就将附近逛了个遍。
这一日,曹默正在灵官像前,静颂黄庭。“紫清上皇太道君,常居黄庭日房前;赤子真人怀中抱,常与我俱共欢颜。。。。”
这时候,突然从庙外走进一个道人,见着曹默,急忙打了个稽首:“贫道公孙胜,刚才路过,闻听里面有人诵读《黄庭经》,好奇之下,特进来一观。打扰之处,还往道友原谅一二。”
曹默想不到眼前之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顿时福至心灵。这任务不就有着落了吗?这公孙胜可是罗真人的高徒,在原著中可是有真实法力的。
当下,急忙摆了摆手:“道长客气了,在下只是闲来无事,诵读一二。不想竟污了道长的耳朵。”
就这样曹默和公孙胜拉扯了一会儿。
眼见着饭点到了,曹默对公孙胜说道:“公孙师兄,眼见得己到晌午时分,师兄稍作歇息。师弟我去做些饭菜。去去就来。”
“曹师弟,不必如此客气。我等会还要去东溪村找晁盖晁保正。”公孙胜急忙推辞道。
曹默哪能让公孙胜拒绝,一闪身就进了厨房。公孙胜无奈,只得坐下来等待,随手拿起曹默刚才看的《黄庭经》看了起来。
待看到最后的抱朴子三个字,顿时大吃一惊。想不到手中竹简竟是东晋葛洪手书。这可是道家先祖之一。当下恭恭敬敬地将竹简放在供桌上,拜了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