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侯府已不是我们母子的久留之地,得尽快离开。

6、

离开侯府的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连老天都在为我的遭遇感到不公。

我抱着麟儿,坐在马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侯府大门,心中五味杂陈。

那个曾经承载着我无数美好回忆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我心中永远的伤痛。

“麟儿,娘亲带你离开这里,我们去过新的生活。”我低声对怀中的麟儿说道,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

麟儿依旧痴痴地望着前方,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仿佛在回应我。

马车缓缓驶出京城,朝着城外的乡间驶去。

我早已在乡下购置了一处小院,那里远离喧嚣,适合麟儿养病。李叔驾着马车,时不时回头看我一眼,眼中满是担忧。

“夫人,您真的决定了吗?”李叔低声问道。

我点点头,语气坚定:“李叔,我已经决定了。侯府的一切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我只想带着麟儿过平静的生活。”

李叔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我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会再回头。

乡间的生活简单而宁静。小院坐落在山脚下,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

每天清晨,我都会带着麟儿在院子里散步,教他认识花草树木,尽管他无法回应我,但我相信,他一定能感受到我的爱。

“麟儿,这是竹子,这是桂花,这是……”我轻声细语地为他介绍着,仿佛他依旧是从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麟儿虽然口不能言,但偶尔会露出淡淡的笑容,仿佛在回应我。

每当这时,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变得微不足道。

为了治好麟儿的病,我四处寻访名医。虽然大多数大夫都摇头叹息,认为麟儿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但我从未放弃希望。

终于,在一位隐居山林的老大夫的帮助下,麟儿的病情有了些许好转。

老大夫告诉我,麟儿的毒虽然已经深入骨髓,但通过长期的调理和康复训练,或许能够恢复部分神智。

“夫人,孩子的病情虽然严重,但只要您不放弃,他一定会有所好转。”老大夫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点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多谢大夫,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按照老大夫的方子为麟儿熬药,陪他做康复训练。

虽然过程艰辛,但看到麟儿一天天好转,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为了维持生计,我在乡间开了一家小小的绣坊。

绣坊虽然不大,但凭借我精湛的绣工和独特的设计,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

“夫人,您的绣品真是巧夺天工,连城里的贵妇人都慕名而来呢!”绣坊的伙计小翠笑着说道。

我微微一笑,心中却并无太多喜悦。

绣坊的成功虽然让我和麟儿的生活有了保障,但我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不知道沈砚之何时知道来我的住处地址。

他并未直接来找我,而是每日默默将一些银两和药材放在我院门口,仿佛这样就能减轻他的罪孽。

起初,我并不在意,只当是风吹来的杂物。

直到有一天,我在院外发现了一封信。

字迹潦草,满是悔恨:“蘅儿,我知道我不配求你原谅,但求你收下这些,哪怕只为麟儿。我愿用余生赎罪,只求你让我为他做点什么。”

我冷眼看着那封信,心中毫无波澜。

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侯爷,如今却像一只丧家之犬,躲在暗处乞求原谅。

我将信撕碎,任由风吹散。

他的悔恨,来得太迟了。

麟儿的痴傻,我的伤痛,早已无法挽回。

沈砚之的赎罪,不过是为了减轻他内心的愧疚,而不是真正的悔改。

从那天起,我再未理会那些放在门口的东西。沈砚之的悔恨,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7、

几年后,我的绣坊生意蒸蒸日上,甚至吸引了京城中的贵妇人前来定制绣品。

麟儿的病情也有了明显的好转,虽然依旧口不能言,但已经能够自理,甚至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夫人,您看,这是麟儿今天画的画。”小翠笑着将一幅画递给我。

我接过画,眼中满是惊喜。画上是一片竹林,虽然笔触稚嫩,但充满了生机。我知道,这是麟儿在用他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麟儿,你真棒!”我笑着将麟儿搂在怀里,心中充满了欣慰。

而沈砚之在失去一切后,试图通过匿名捐款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错。

他将侯府剩余的财产全部捐给了寺庙和孤儿院,甚至亲自去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一天傍晚,我带着麟儿在院子里散步,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抬头望去,只见沈砚之站在门口,手中提着一只竹篮,里面装满了药材和孩童玩具。

他身形消瘦,衣衫破旧,眼中满是疲惫和悔恨。

“蘅儿……”他低声唤道,声音沙哑,“我……我来看看麟儿。”

我冷冷地看着他:“沈砚之,你来做什么?麟儿不需要你的关心。”

他低下头,声音哽咽:“我知道我不配……但这些药材和玩具,或许对麟儿有帮助。”

我冷笑一声:“你以为这些就能弥补你的错?麟儿的痴傻,我的伤痛,早已无法挽回。”

沈砚之的身体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痛苦:“我求你,让我见见麟儿……哪怕远远看一眼。”

我转过身,不再看他:“你的悔恨来得太迟了。从你伤害我们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机会。”

沈砚之站在原地,久久未动,最终缓缓转身离开,背影佝偻而苍老。

几日后,沈砚之的病情加重,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独自躺在破旧的小屋里,屋内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药味和霉味。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悔恨和痛苦,仿佛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无尽的煎熬。

一天傍晚,我带着麟儿路过他的小屋,听到屋内传来低低的咳嗽声。

麟儿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小屋的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我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推开了那扇破旧的门。

沈砚之躺在床上,见到我们,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亮光。他艰难地抬起手,似乎想要触碰麟儿,却最终无力地垂下。

“蘅儿……”他的声音沙哑而微弱,“我……我知道我错了……我不求你原谅,只求你……好好照顾麟儿……

我冷冷地看着他,心中没有一丝波动:“沈砚之,你的悔恨来得太迟了。麟儿如今能自理,能画画,能笑,这一切都与你无关。”

他闭上眼,泪水从眼角滑落:“我知道……我不配……但我只希望……他能好好的……”

我没有再说话,牵着麟儿的手转身离开。

身后传来沈砚之低低的啜泣声,仿佛风中残烛,随时会熄灭。

几日后,沈砚之去世了。

他死时孤身一人,身边只有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中写满了对麟儿的愧疚与祝福。

我将信烧了,心中却没有半分波澜。

他的悔恨,终究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影响我们的未来。

几年后,麟儿的病情有了更大的好转。他能吐露一些简单言语,也能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画作充满了生机,竹林、溪流、飞鸟,每一笔都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

绣坊的生意蒸蒸日上,我和麟儿的日子也愈发安稳。每当他画完一幅画,总会抬头冲我露出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我心中所有的伤痛都被抚平。

我知道,过去的苦难已成云烟,而我们的未来,正如同麟儿的画作一般,充满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