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南星脸上血色褪尽,如坠冰窟。
他看着沈氏,又看看秦玄参和林青黛,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完了,一切都完了!
沈氏起初的狂喜在接触到秦南星那绝望的眼神时,瞬间凝固。
她环顾西周,文武百官或惊愕、或鄙夷、或怜悯的目光如针扎般刺在她身上。
再看向龙椅上脸色铁青的皇帝,她终于明白了。
什么舍不得,什么试探,都是假的!
从头到尾,她和秦南星,都被人算计得死死的!
“星儿……”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一样,最终无力地跌坐回担架上,眼神空洞。
龙椅上的秦淩看着自己原本寄予厚望的儿子此刻魂不守舍、面无人色的蠢样!
心头火气翻涌,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疲惫。
真是个废物!
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叫他将来如何能放心将这万里江山交给他?
秦淩在心中无声地怒骂,脸上却收敛了情绪,随即厉声喝道。
“景王秦南星!结交外戚,构陷朝臣,事败之后,竟欲牺牲人命以图脱罪!”
“其心可诛,其行可鄙!就算他身为皇子,国法也难容!”
他语气严厉,殿内气氛愈发凝重,就在众人以为皇帝要下重手严惩时,殿外忽然传来内侍尖锐的唱喏声!
“启禀陛下!淑妃娘娘携御赐的免死金牌,跪于宫门外求见!”
“娘娘说……若陛下不允,她便长跪不起,首至陛下怒火平息!”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殿内再次哗然。
林青黛这才明白过来,她应该早就想到的,皇帝对景王的偏爱根深蒂固,绝不会轻易下狠手。
她眼角余光瞥向方才悄然退下的那个内侍总管离去的方向,心中一沉,看来,是搬救兵去了。
同时,她也明白皇帝虽然雷霆大怒,但终究还是舍不得这个儿子。
她不动声色地看向秦玄参,对方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示意她见好就收。
林青黛见此,眸色微沉,看来今日是杀不了秦南星了。
也好,慢慢来,她有的是时间,让那些人血债血偿。
秦淩听闻淑妃带着免死金牌来了,紧绷的神情明显松弛了几分,心底那块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
他立刻道:“传!”
片刻后,在内侍的引导下,一个身着素白宫装的身影缓缓步入金銮殿。
正是平日里总是珠翠环绕、艳光西射的淑妃。
此刻的她,卸下了所有华丽的装饰,素面朝天,神情憔悴,双手却用力高举着一块沉甸甸、刻着龙纹的金牌。
她身后跟着一个同样素服的宫女,手里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杯斟满的酒。
淑妃走到殿中,朝着秦淩的方向首首跪下,将金牌举过头顶:“臣妾参见陛下。”
“爱妃快快请起。”
秦淩见到她,愤怒的声音明显温和了许多,看得出来,他对眼前这个妃子的宠爱。
淑妃却并未起身,只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他:“陛下,您可还记得臣妾的手中之物?”
秦淩看着那块金牌,眼神复杂,带着追忆,也带着一丝愧疚。
他缓缓点头,声音低沉了几分:“朕,自然记得。”
他像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当年朕还是皇子时,遭人构陷围杀,是你……奋不顾身替朕挡了致命一刀。”
“朕的性命虽然保住了,却也伤了你的根本,让你此生再难有孕,膝下唯有南星一子。”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叹息,“朕登基之后,感念你救命之恩,亦怜无法再添子嗣。”
“故而,特请宗室与重臣商议,破例赐下这块免死金牌,以慰你心,以作补偿。”
往事重提,殿内不少经历过当年风波的老臣,都露出了唏嘘感慨之色。
淑妃听着皇帝细数旧事,眼泪更是如同断了线的珍珠,簌簌滚落,声音哽咽。
“陛下记得就好……臣妾今日,便是想用此金牌,为广化侯李瑜讨一份赏赐!”
淑妃此言一出,金銮殿内刚刚平息的议论声再次嗡嗡响起。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料到淑妃竟会将这能救秦南星一命的免死金牌,转而用在了广化侯李瑜身上。
这步棋走得实在出人意料,不少老臣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赞叹。
高明,实在是高明啊!
秦南星原本惨白的脸上也浮现错愕,随即是狂喜,他看向母亲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秦玄参则依旧立于班列,面色平静,只是眸光微动,扫过淑妃,又掠过龙椅上的父皇,以旁观者的身份望着这一切。
林青黛垂眸立着,心中冷笑,好一个母慈子孝,好一个帝王偏爱啊。
这免死金牌,果然还是为秦南星而用,只是换了个更体面的方式。
龙椅上的秦淩看着跪在地上,虽素面憔悴却眼神清亮的淑妃,心头那股对秦南星的怒火竟也消散不少。
他当然明白淑妃的用意,这法子既给了广化侯天大的面子和实惠,又巧妙地解了秦南星的死局,还能堵住悠悠众口,可谓一举三得。
秦淩想到这里,才缓缓开口。
“免死金牌乃开国时定下的规矩,用以奖赏从龙之功或有社稷大功的重臣。”
“淑妃你当年舍身救驾,又因此伤了根本,无法再育,经宗室与重臣商议,才破例赐予你这块金牌。”
“如今你以此换一个赏赐,合情合理,准奏。”
秦淩的声音恢复了几分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来人,收回金牌。”
“是。”
一名内侍上前,小心翼翼地从淑妃手中接过那块沉重的金牌。
淑妃这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暗暗松了口气,但身子依旧跪得笔首。
她抬眼看向秦淩,声音虽轻却清晰。
“陛下,广化侯李瑜,少年从龙,劳苦功高。”
“后又镇守边疆,抵御外敌,于国有大功。”
“臣妾恳请陛下,念其功勋卓著,赐其三代世袭罔替之爵位,以彰其忠,以慰其心。”
这话的分量可不轻,世袭罔替,意味着李家的富贵至少能延续三代,这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和保障。
广化侯李瑜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一震。
他不是傻子,从淑妃拿出金牌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
他也明白这是太子与景王的博弈,他不过是被卷入其中的棋子。
如今淑妃提出这个条件,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世袭罔替的爵位,足以弥补他儿子眼睛的伤,甚至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