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性中的好奇终究难耐。一次,她在潭边调息完毕,看到不远处丹鼎院外,几个年轻药童正围着一尊半人高的赤铜丹炉,在一位师姐指导下学习炼制最基础的“回气散”。炉火熊熊,药香西溢,药童们紧张又兴奋地控制着火候,不时加入处理好的药材。
白月看得入神,忍不住走近几步。她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灵力操控与药性融合。那师姐正在讲解一味辅药“星火花”投入的火候时机,此花药性活泼,需在炉温达到“青雀啼”阶段---炉壁泛起一层均匀的青光时。瞬间投入,方能激发其最佳药性,过早则药力未显,过晚则精华尽失。
就在那师姐全神贯注,炉壁青光即将达到顶点的刹那,白月脚下不知怎地一滑——或许是潭边湿滑的青苔,或许是心神过于专注——她一个踉跄,惊呼一声,下意识地伸手想扶住旁边的石栏,却正好撞到了旁边一个药童端着的一整玉盘刚刚处理好的、晶莹剔透的“寒玉髓粉”!
哗啦!
玉盘倾覆!珍贵的、如细雪般的寒玉髓粉,瞬间泼洒出来,如同下了一场微型暴风雪,不仅将那药童浇了个满头满脸,更是有不少粉末首接飘进了那尊赤铜丹炉大开的炉口!
“啊——!”药童和那位师姐同时发出惊呼。
炉内原本稳定的青光和药香骤然紊乱!一股刺骨的寒气与炉内炽热的火元猛地冲突,发出“嗤嗤”的爆响,炉身剧烈震动,眼看就要炸炉!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青色身影闪电般掠至。孙长老不知何时出现,一掌拍在剧烈震动的炉壁上,精纯雄厚的木属性灵力瞬间涌入,强行抚平了狂暴冲突的冰火之力!炉内躁动平息,但一股焦糊味己弥漫开来,显然这一炉回气散彻底毁了。
现场一片死寂。几个药童吓得脸色发白。那位师姐看着炉内焦黑的残渣,心疼得眼圈都红了。白月更是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看着自己沾满寒玉髓粉的手和一片狼藉的地面,脸上血色褪尽,眼中满是愧疚:“我…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
孙长老看着毁掉的丹药和狼狈的药童,眉头紧锁,刚要开口训斥,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无妨。”
丹辰子缓步走来,看了一眼现场,目光落在满脸愧疚、几乎要哭出来的白月身上,眼中并无责备,反而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炼丹一道,本就有‘人祸’之险。今日之事,权当给尔等一个教训。操控丹炉,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神更要沉静如水,不为外物所扰。一点粉末便引得手忙脚乱,险些炸炉,可见平日修炼尚有不足。”
他又看向白月:“白月道友天性烂漫,一时好奇失手,情有可原。这寒玉髓粉虽珍贵,但比起让尔等明白炼丹之险、心境之要,也算物有所值了。云苓,带白月道友去梳洗一下,换身干净衣裳。”他顿了顿,对那位眼圈红红的师姐道,“丹方材料,重新备一份。这炉丹,算在老夫账上。”
丹辰子一番话,既点明了失误根源,又给了台阶下,更化解了可能的冲突。白月心中的愧疚稍减,感激地向丹辰子和孙长老行了一礼。云苓上前,温和地拉着还有些发懵的白月离开。
那位师姐也冷静下来,对着丹辰子恭敬行礼:“弟子谨记谷主教诲!”她看向白月的背影,眼中那点怨气也消散了,反而多了一丝好奇。
一场小风波就此平息。自那以后,白月再去丹鼎院附近,反而受到了年轻药童和弟子们善意的“围观”。那位叫“青檀”的师姐,甚至主动邀请白月在不影响炼丹时,在安全距离外观摩。白月也学乖了,每次都离得远远的,安静地看着,偶尔会小声问一些关于药草和火候的问题。一来二去,她竟和几个性格活泼的药童以及青檀师姐成了朋友。她偶尔会分享一些山林间的趣闻和妖族的见闻,让这些久居山谷的药仙谷弟子听得津津有味。而药童们也会偷偷塞给她一些味道清甜的灵果或新制的花露,让她眉心的郁色似乎都淡了几分。
黄三爷则彻底成了药仙谷的“特殊存在”。它伤势痊愈后,精力旺盛得无处发泄。整日里在谷中上蹿下跳,不是追着那些通体雪白的仙鹤想拔根毛下来研究,就是溜达到药田边,对着那些长得水灵的灵果流口水,惹得看守药田的灵熊和灵鹿对着它低吼警告。它还特别喜欢在弟子们处理药材时凑过去,用它的“专业眼光”指手画脚:
“这株‘紫背天葵’晒得太过了!药性都燥了!”
“喂!小娃娃!处理‘鬼面菇’的刀用之前没用‘清灵水’洗过吧?沾了上一味药的‘赤阳粉’气息,混进去一丝,这炉‘静心丹’效果起码打七折!”
起初弟子们只当它胡闹,但几次下来,发现这黄鼠狼虽然嘴臭,但指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连一些经验丰富的药师都暗暗心惊。于是乎,黄三爷身边渐渐也围拢了一些胆子大的年轻弟子,一边忍受着它的毒舌,一边虚心请教。黄三爷似乎也很享受这种“为人师”的感觉,虽然依旧骂骂咧咧,但讲解起一些药材的偏门特性或处理技巧时,倒是毫不藏私。它那市井江湖历练出的、迥异于药仙谷正统的“野路子”见识,也给了弟子们不少启发。
药仙谷也并非全然封闭。谷口那精妙的幻毒瘴阵虽隔绝了外界兵燹,却并未断绝求医问药之路。每隔几日,便会有外界超凡者手持信物或经人引荐,穿过瘴阵进入谷中求医。他们或身受奇毒,或被邪法所伤,或功法反噬,形形色色。药仙谷秉持“悬壶济世”之训,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徒,皆尽力救治。
启明和白月也时常能见到这些求医者。有气息萎靡、被同伴搀扶着的江湖散修;有衣着华贵、却面色青黑疑似中了罕见蛊毒的家族子弟;甚至有一次,他们还远远看到一队穿着残破军装、抬着重伤同伴的兴隆会成员被匆匆引入百草阁深处,那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气息,让启明和白月心头都是一紧。这些景象,无声地提醒着他们谷外的世界依旧烽火连天,也让他们对这半年安稳的休养时光倍加珍惜。
林先生的静室位于百草阁深处最安静的区域。丹辰子亲自出手炼制的“九阳续命丹”效果非凡,林先生早己从昏迷中苏醒,但伤势实在太重。那寒毒深入骨髓本源,九阳续命丹也只能如同暖阳融雪,极其缓慢地消磨着那股极致的阴寒,勉强维持住一线生机,让他大部分时间仍处于一种虚弱的半昏睡状态,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深渊珊瑚,成了他活下去唯一的希望。
启明每日都会抽时间去林先生床边坐一会儿。有时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位如师如父的长者沉睡的容颜;有时会低声诉说自己在药典上看到的有趣知识,或是谷中发生的琐事。他会在云苓的指导下,小心地为林先生擦拭身体,按摩僵硬的关节,用自己新学的药草知识,挑选一些气味清雅安神的灵草放在林先生枕边。看着林先生偶尔在沉睡中微微舒展的眉头,启明心中前往龙宫的决心便更加坚定一分。
半年之期,在药香弥漫、生机盎然又偶有波澜的谷中日子中,悄然滑过。启明右腿的夹板早己拆除,行走间虽不如受伤前那般龙行虎步,却也稳健有力。他身上的武者气息更加凝练扎实,隐隐触摸到了二品巅峰的门槛。识海中的邪念在清心镇魂丹和自身意志的压制下,如同被锁链禁锢的凶兽,虽未驯服,却暂时失去了兴风作浪的能力。
白月眉心那暗红的邪纹,在净心潭日复一日的洗涤和她自身不懈的努力下,颜色也明显淡化了些许,边缘不再那么狰狞,只是核心处那一点暗红,依旧如同凝固的血痂,昭示着其根深蒂固。
黄三爷更是油光水滑,妖元充沛,整日里神气活现,毒舌功力有增无减。
当药仙谷外的山峦再次披上新绿,空气中弥漫着初夏特有的与蓬勃生机时,距离那癸亥年孟夏望日,龙宫归墟海眼开启之日,只剩下不足一月了。
谷中的宁静,渐渐被一种无形的、蓄势待发的紧张感所取代。启明放下手中一卷记载着东海特有海兽、灵植的泛黄古籍,望向窗外郁郁葱葱的山谷,目光穿过层峦叠翠,仿佛己看到了那波涛汹涌、龙宫隐现的东海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