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还我河山4

江月似卿 偏偏似你 4286 字 2025-07-09 17:25

他没有多问,平静回:“好,我定会转告家父,二位再见。”

“二少爷慢走。”

人走后过了片刻,林小姐压低声音:“计划要提前了吗?”

宋青山缓缓闭上眼睛吐出一句话:“嗯,早些完成早些撤退。”

江家的饭桌上,江司令拿着报纸读起来:“沪大学子游行示威,抗议华北自治,学生怒吼为当代之反抗…”

“好了好了,不要念了,这些个学生真是不要命的。”江太太走过来坐下打断他的朗读。

江司令看妻子脸色不好,知道又是女儿惹到她,便对着报纸上的照片夸起来:“不念了,文章都是千篇一律,但是这照片拍的确实不错,我家乖乖记者做的挺到位哟。”

“我看还不够到位,干脆首接上战场去。”

江太太盛了碗汤重重的往江遇卿面前一放,汤水晃荡地撒到了桌面上。

江遇卿低头不语,拿着筷子狠狠地戳进白米饭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过心里想着还好谭书兰及时把照片带了回去没有耽误发报,自己拍的照片被父亲认可也是一种欣慰。

长久在军营的江遇安好不容易得空回家一趟,就看到这副严母训女的情形。他得知今日事态的严峻,也顾不上为妹妹求情,只想着吃完饭去医院接苏韵的时候看看宋青山状况如何。

“好了妈,遇卿都认错了,你就别埋怨她了,我先去医院了。”江遇安起身拍拍母亲的肩膀。

“你也要去看宋青山是不是,我跟你说,就是你这个好朋友搞得你妹妹整天魂不守舍的,你快去跟他说清楚。”

“好好好,我走了。”

江遇安给了妹妹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赶紧离开饭桌,怕再待下去,自己也要被连累。

“夫人,有什么话好好说嘛,你看你把孩子训个不停。”

江太太气劲更大了:“好,我不说了,你来说,女儿都是你惯的。”

江司令轻声安慰江太太,让她先吃饭,饭后再说。

江遇卿使劲扒拉着碗里的白米饭,半碗下去后放下碗筷:“我吃饱了,先上楼了。”

“你。”

江太太此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饭后,江司令安慰完妻子,就上楼和女儿谈起心。

江遇卿坐在书桌旁翻起《飞鸟集》,江司令轻轻过来坐下:“乖乖,你妈妈的话不要往心里去,她都是为了你好,不想你受伤。”

江遇卿夹着颤音回:“嗯,我知道的爸爸,是我不好。”

江司令叹起气:“哎,那个宋青山啊,爸爸也很想跟你说,他虽是个有志之人,但不是你的良人,我和你妈妈都是过来人,看得明白的,就像今天这游行,他在最前头受了重伤,不少学生老师都挨了打,你们校长也被政府请去谈话,都是怪这世道,无可奈何啊。”

父亲的话点醒了她,在这动乱的年代,即使命运如同蝼蚁般卑微,仍有人心怀光明,勇往首前。宋青山是那个一心想要寻找光的人,她想做那个在黑暗中陪他前行的人,但他的手没有伸向她,他伸向的是林小姐吗,不,是西西万同胞吧。

江司令又问起:“对了,听你妈妈说,是陆氏企业的二少爷救了你们?”

“是。”江遇卿点点头。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是在...在我拍档案照的照相馆里,他在那里给朋友帮忙。”江遇卿犹豫半响,还是把咖啡馆的事憋了回去,说出来总归有些丢人,又问向父亲:“爸爸,你怎么认识他们家?”

江司令苦笑:“没做这参议之前,手里还掌点权的时候,陆家的生意总要求人帮忙的,也就有些交情罢了。”

果真是世道不公,从前的江家,父亲做司令时,多少权贵商人有事相求,上门巴结讨好,如今挂了这参议的虚职,门庭冷落,往日风光不在,那些个交情、人情早就散了去了。

陆家的书房里,陆先生一个“抗”字落下,力透纸背。

“好字,陆先生的笔法真是刚劲有力。”

听见夸赞,陆先生抬头瞟了一眼悄摸走进来的儿子,笔锋未停,“今天去哪里了,怎么没有去公司也没去码头?”

“我今天救人去了。”

陆汉年这会插着兜有些晃悠,不似之前在父亲面前那般怯懦。

“哦?救什么人?”陆先生听他的口气像是救了什么大人物。

“一个抗日游行中受伤的老师。”

陆先生听了满是不屑:“哼,我还以为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这个节骨眼你还有心思掺和这些,多想想眼下公司如何运转吧。”

陆汉年有些不服:“这是爱国行动,我也算为国家出力,还有那位老师是沪大的,姓宋,他托我转告您,您捐助的沪大教学楼即将落成,可别忘了出席落成仪式。”

“宋?我知道了。”

陆先生放下的手里的毛笔,将那张写好的墨纸慢慢拿起抖动。

陆汉年上前说出自己的疑问:“爸,这宋老师是什么人,我与他只见过两次,但我总觉得他哪里不一样。”

“你刚才不是说爱国运动吗,那他自然就是爱国之人。”

“不是那个意思,是..”

陆先生当即打断他的话:“行了,真想知道的话落成仪式你跟我一起去,你大哥大姐己抵达昆明,发电报来说那边形势还不错,上海这边也要早些考虑了。”

陆先生早就看透当前上海的局势,这仗早晚会打起来的,只有在风浪来临之前做好准备。有着崇山峻岭的贵州地处西南腹地,军工产业最合适移到此处,至于纺织等其他产业移至昆明最为保险。而上海为前线,运输一线暂不可断,要慎做打算。

“我还认识一位他的学生江小姐,今天见到了江小姐的母亲说她先生与您也有些交情,您认识这个江家吗?”陆汉年想起江太太的话,继而向父亲询问起来。

陆先生眼神微动,放下手中的纸:“认识。”

江家,他想起民国十七年运往武汉的那趟货被政府扣下时,求了那位江司令出面解决才免遭陷害,这人情啊,终究是散不去的。